“树珍,瞧你说什么呢,我们是谁跟谁。知道吧,人家苏医生临走也跟我说了。你就是太节省了,舍不得营养,现在要花钱看病,我说你不会打算。要是将看病的钱花在买点好吃的那不是很划算,再说你和孩子都吃了呀”
“知道的,大婶时间也不早了,你早点回吧”
“别知道,知道的要吃就叫晓强再给你盛。锅里还有两碗,吃药的茶水我也给你烧了装在红色的热水瓶里了。哦,对了,要是明天身体还撑不住就休息两天再去上工,明天我再来看你”大婶说完了就撑伞回去了,她嘱咐晓强将院墙门锁上并照顾好母亲。
母亲的胃口打开了,再说吃熬的稀饭是最切合时宜的,母亲从心底感谢大婶,大婶今晚来说的话,就像一锤一锤地叩打着自己的心门。明白人都看得出来,这样的一个家庭怎么能没有一个男人来支撑,靠一个女人要撑到什么时候诚如她自己说的走一步算一步,那也不是长久之计。母亲的内心是很矛盾的,特别在自己病着的时候越发显得脆弱,如果这时有个依靠的臂膀那该多好,但是没有,只有孤单的衾枕,还好,有个可爱的晓凤女儿。可爱的宝贝在睡着的时候搂在怀里。母亲希望经过一夜的休息,第二天可以去上工,不去的话,自己奖金没了是小事。倒是砖厂的事有好多没人安排管理了,母亲带着这样的顾虑在吃了药片后盖好被子睡着了。
这晚母亲没让晓凤跟自己睡一头,而是让晓凤睡在自己的脚那一头的。晓强早就习惯了一个人在西房睡觉,家里的灯都是晓强关的,堂屋的大门也是他关上的。夜深了风也住了,估计雨后应该会天晴。晓强很怀念跟晓刚哥哥一起的日子,哥哥总是那么谦让,哥哥总会把好的东西留给自己,自己写作业的钢笔也是哥哥送的,那英雄牌钢笔是哥哥高中得三好学生奖状时得的奖品,晓刚哥哥送给自己是希望自己好好学习的,没想到自己很少用那笔做作业,因为自己压根就讨厌作业,但考试却不含糊,该拿的分数一分不会少,实在不会做的就放弃,虽然不是班上数一数二的尖子生,前五名绝对少不了自己。晓强也睡了,他今天也听到大婶说的话了,作为还没有成熟之前,对于大人的这种问题,自己也想不明白,因为自己根本无法理解和体谅母亲的心境。说来奇怪,晓强也做了个奇异的梦,他梦见他和妹妹晓凤和大哥哥晓刚一起参加母亲的再婚,那新郎的脸没看清,因为新郎老是将脸的侧面对着他,那婚礼在一个开阔的田野上进行的,遍地是花、遍地是小孩子,最后一家人上了一辆轿车开往了天边,慢慢地像个玩具车,慢慢地像个小不点,慢慢地就完全地消失了。
第二天天放晴了,晓强早早就起床做了早饭,然后叫妹妹晓凤起床。平时都是母亲第一个起床的并为晓强和晓凤准备好早饭的,今天早上晓强叫晓凤起床是,母亲试图起床的,但一坐起来头还是很晕,母亲意识到自己的贫血症很糟糕了,她就怕生病,一旦生病就会心烦意乱。她也摸了摸自己的额头,自我感觉那高烧是退了,贴身的衣服是汗湿了又被身体捂干了,但那汗臭味还是很难闻的。母亲也明白了身体对一切的一切的重要性,就像苏医生跟自己说的,没有身体其他都是等于零。管他呢,天塌下来也会有人吧。”
“哦,那也一样,我妯娌树珍昨晚冒雨回家感冒发烧,又贫血,昨晚晕倒在家里,吓死人了。她今天自己要来请假,我没允许呀瞧她那虚脱的样子,车子都扶不了,我怎么能让她来呢”
“呀,这么严重,昨晚我给把伞她,她没要,她最近是瘦了好多,人不错,做事管理都挺不错的,工人都挺服她的。那我再批她一天假,叫她后天再来上班。还有,这里有500元,你先给她,叫她把身体养好身体才是最重要的,我和我老公建军都很感激她的。”
“没想到老板娘你这么通情达理,到底是做大生意的人,我还头一次来这砖厂,看看这么多工人忙碌,打心里也佩服我妯娌树珍,她也挺不错呀这样吧,老板娘我就先走了,这两天就拜托你多担待了呀”大婶接过春兰给的钱,捏在手上,满是感激。
“说那里话,都乡里乡亲的,没事,你回吧。”
“呵呵,老板娘,瞧我这人,话都说了一大堆,还不知你叫什么呢”
“哦,叫我春兰就好了”
“春兰,不是空调的牌子吗不会你这砖头也是春兰牌吧”
“哈哈”
大婶说话也挺幽默的,逗得老板娘哈哈直笑,春兰将大婶送出办公室门口。话说这老板娘春兰的改变也大了,以前不顾厂里的死活喜欢玩乐,现在厂子生意红火了,她也专心到砖厂来帮忙管理事务,她老公一个人真的忙不来。也是,春兰自从跟树珍和燕梅相处以来,从她们身上也学会了不少为人处事的学问,以前的话她自私小心眼,就为那员工防护用具的事还跟她们闹过,后来自己想明白了,这不,春兰对于管理从一窍不通也渐渐地有了眉目。
大婶也感觉这老板娘挺讲理,将请假的事情搞定后,喜滋滋地去街上买点菜回家,这么来回下来回到家时间也不早了。大婶踩着母亲的自行车有点不习惯。也是,每个人的都喜欢自己用习惯的东西,感觉自己的东西顺手,别人的东西不顺手一样。也许是一种习惯使然罢了。就像晓刚在家睡得习惯了,回学校宿舍先开始又不习惯了,这样的事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感觉就是不一样的。大婶回到家,踩那自行车。浑身是汗,大婶也是个急性子人,做事就那么风风火火。回到晓刚家,大婶把外套的纽扣解开,她太热了,大婶要把好消息告诉了娘,母亲给大婶倒了杯开水。
“树珍呀,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们那个什么春兰老板娘同意了你的请假,她还要多放你一天呢。”
“不会吧。是真的”
“这还能有假,她还让我给你捎来500块,叫你买点吃吃,把身子补补,她也说身子最重要”大婶一边说着一边笑嘻嘻地将500块钱塞给了母亲,母亲接到这钱还是暖暖的,一直暖到了心坎。人心换人心,母亲用她真诚的心换取了老板和老板娘的心,人与人之间也是相处得来的,所以这一切都是那么简单也是那么微妙。
“呀。真的,这两天她要多费心了。”
“老板娘不费心哪能行呢,走,去我家跟我一起做饭吃。”大婶将未喝完的水杯放进厨房。叫母亲把家里的门锁了跟她一起回去,她拎起菜袋子就走在前面。大婶家离晓刚家也不远,几分钟的光景,大伯中午有时回来吃饭,有时不回来吃饭,那要看他的生意脱手得快还是慢了。他就做这行都做了好多年了,家里的收入基本上都是靠这个,儿子晓明住宿上高中了,晓兰中午在学校吃,所以,中午就大婶和母亲两个人吃。大婶特意给母亲做了猪肝汤、大蒜炒肉丝、红烧鲫鱼、菠菜炒鸡蛋,大婶也懂得贫血的人需要补铁,像今天她做的菜是补铁的。
中午吃过午饭后,大婶邀母亲去地里走一走,那青青的麦苗从冬眠中醒来,一个个伸出了手臂,沐浴那暖暖的阳光。母亲整天忙着砖厂,脑袋里整天也就是砖头就差做梦也是砖头了,呼吸清新的空气,亲近田野自然那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的事情,其实,农村人还不是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也不觉得有什么新奇的。母亲和大婶逛到了自家的地里,发现有好多杂草,杂草生长旺盛,都超出了麦子,母亲要到地里拔草,被大婶给拦住了。
“树珍,你就别拔了,你这两天也拔不完。我叫你到地里是散散步、散散心,城里人都流行饭后百步走呢,你别老是将自己活得很累,也学学消闲,人这辈子也没什么意思的,孩子们大了,我们也一天天老了,是不是”
“大婶,你很开明呀,思想也很活,其实,这些事情我都明白,有时,一个人也没办法,我也何曾不想消闲消闲。”
“这地里除草的事就交给我了,我家过几天也要打药,我和你大伯两个人打药很快就搞定了。你家的麦子长得有点稀稀拉拉,不过也不一定,过密的麦粒不饱满。我看,去年,你邻居王大嫂家的麦子稀是稀了点,但产量不差。”
“多就多收,少就少收了,反正是靠天吃饭的。我把除草的农药钱给你。”
“树珍,你别,这是那里话。你好好养身体,多吃些补铁的菜,像菠菜、鸡鱼肉蛋都要买点回来吃吃,孩子也跟着一起吃吃,我看晓强和晓凤也长得瘦巴干精的,他们都在长身体。”
“是呀,我疏忽了对他们的照顾,倒是这两个孩子却懂得照顾我了。”
“疏忽了你呀,也别把钱看得太重要,慢慢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起初我跟你大伯结婚时也是什么都没有,到今天也不是慢慢地过上好日子了。”
“说得也是,你们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支持”
“走,回去,你再把药吃了。我那有个给晓明织的毛衣有几个花头我弄不出来,你帮弄弄。”
“嗯。”
下午母亲帮织毛衣,母亲心巧灵巧,她不费吹灰之力就将那几个花头弄出来了,母亲还给大婶讲了那织法,怎么挑头、怎样收头。大婶好像听明白了,自己一动手还是不行,最后还是交给母亲织好的,大婶等母亲把那几个花头织好后就要她先回去休息休息,等晓强他们放学回来后再一起来大婶家吃晚饭。
母亲在回家的路上折回苏医生家里去把自己打针和拿药的钱给还了,回家后料理了简单的家务,收衣服、喂鸡食和猪食,这两头小猪还是前见天从村里的黄伯家买的,小猪钱还没给,母亲要等发工资再给。家里的羊还有三头小羊崽,母亲心里想送头小羊给大婶家,自己家里就留一头算了。自己也没时间放养,就放家里喂点秸秆,和点糠麸给它们。
母亲回家里的折衣服的时候,有人到家里来,母亲走到院里一看原来是村里的李会计他路过顺便将一封信带过来,母亲直觉那就是晓刚寄回来的信,接到信一看也证实了这一点,晓刚的字和那苏州大学的信封一看就明白了。李会计有事走了,母亲受到儿子晓刚的信,心情一下子阳光起来,刚要拆信封,晓强和晓凤也回来了。
“娘,我们回来了。”晓凤跑在前面,放下书包。
“呵呵,晓刚哥哥来信了。”
“真的”晓凤有点不相信,晓强也回来放下书包。
“娘,我来给你读信吧。”
“好呀”母亲将信封拆了,将信给了晓凤。
晓强和晓凤并排在一起,晓凤读,晓强就在一边看,母亲就欢喜地听着,因为晓刚会带来好消息的。
“娘,哥哥还拿奖学金了呢,哇,八百块呀,那么多”晓凤读到晓刚在信中谈到自己拿到奖学金时说。
“是呀,你们俩个都要向哥哥学习呀。”
“娘,哥哥还在学校搞推销呢,怎么在大学里还学做生意呀”
“呵呵,你哥他有自己的安排,这一点我会放心的。”
“娘,哥哥也谈到你保重身体的事,他也知道你贫血。哥哥还谈到了娘再婚的事,要我和妹妹理解娘,还要我们不要让娘操心,要照顾娘。我们一家人要同心合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娘,哥哥的话写得多好”
“娘心里也明白,你们都是娘的好孩子”母亲的眼睛湿润了,孩子们都这么理解自己,真是上天赐福给自己这么好的小精灵,母亲的内心鼓起希望的勇气,就像大婶说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一家人读完了晓刚哥哥的信,心中都感到很温暖,晓凤和晓强赶紧做作业,晚上要去大婶家吃晚饭。没想到,大婶已经安排晓兰来接母亲和弟妹去她家吃晚饭。晓凤见晓兰姐姐来了,也很高兴,母亲吩咐晓强和晓凤暂时先放下作业,还叫晓强牵一头小羊糕带给大婶家。
晚间,大婶又添了鱼头豆腐汤、香芹炒木耳肉丝,还炒了个花生米,大伯喜欢在晚上喝点白酒穿穿筋骨。晓强把小羊羔给大婶家栓好,晓凤和晓兰开心地玩了一会儿。热乎乎的饭菜,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得很温馨。大伯喜欢晓强吹笛子,晓强向大伯表态改天吹给他听。晓凤还把晓刚哥哥写信回来的事告诉了大伯和大婶,大伯和大婶也感受了这份喜悦。大婶也向大伯夸耀母亲在砖厂的作为,她把今天去砖厂的事像讲故事一样讲得很生动。一家人就这么开开心心地享受这份温馨、这份欢喜、这份亲切这正是:下班遭雨身淋透,发烧晕倒老病忧。亲切大婶情相投,晓刚家信慰心头。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