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们也祝愿你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早日完成学业”小姨父还没说完小姨插嘴道:“给你娘带给好媳妇回来哦”
晓刚被说得有点不好意思,端起酒杯一口闷了。小姨父也不怠慢,赶紧示意小姨也干了,小姨感觉这白酒好辣,赶紧用调羹舀了点鸡汤到嘴里。小姨父示意晓刚坐下,小姨父还指导晓刚以后请酒的时候,站起来请,然后坐下去喝。
这酒桌上的规矩还真蛮多的,四方桌要分长幼和主次,圆桌则没有那么多的规矩。规矩、方圆就是一种文化的内涵在里面。大舅妈看到菜都凉了要去热一热,大家都劝她别去了,这年饱的时候,吃一点点就好饱了,油水多了,也就不在乎了,要是放在平时的话,那还不是要把碗吃得底朝天。大舅一般也不劝酒,随意,他也不主张晓刚多喝酒,他和二舅、和三姨父又开了一瓶泸州老窖,三人边唠边喝也不知不觉地喝完了。
小孩子们的那桌早就散了,好像都在院子里打闹呢,不知何时响起了清脆的笛子声,把大人那一桌的人都吸引了过去,母亲和晓刚都清楚是晓强在吹的笛子。
“这笛子吹得不错呀,是不是玩财神的来了”大舅怀疑道。
“那里拜财神的,是我们家晓强,他会吹,晓刚放假从苏州买了个笛子给他做礼物,他欢喜得不得了。瞧,我们一起来拜年,临出来那一阵,他还不忘从家里把笛子带过来,他想炫耀炫耀呀”母亲打消大舅的怀疑。
“我们还不知道晓强还有这么一手呢,有点能耐呀嗨,我们家永辉就什么也不会,就会看电视,整个一个电视迷,眼镜都换了两副了。”二舅妈也很好奇。
“那还不把他叫进来,给大家露一手”小姨父提议道。
既然有了兴致,何不为大家表现表现。晓刚到院子里把晓强拉到屋里,永生他们也跟了回来,晓强就是主角了。
“晓强呀,要是你吹得好的话,我给你十块钱,大舅说话算话”
“真的那好”晓强来了劲头,卯足了劲,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摆好姿势,做好准备。
晓强很镇定,胸有成竹,笛声一起,全场一片静默,悠扬起伏,忽而低沉、忽而高亢的音律,在晓强吐气与手指的起伏中完成,时不时还看到晓强的头跟笛子连在一起左右摆动,那种状态和境界,简直就是人与笛子合二为一了,令在场欣赏的人个个啧啧称赞,晓刚也欣赏过一些专业的音乐,晓刚的耳朵也鉴赏不到晓强有什么破绽。
舅舅他们听得投入也忘了手中酒杯里的酒,永生、永辉他们也看得发呆,他们羡慕不已,好在晓强以较强的颤音加拖音漂亮收尾,结束了他的笛子曲目,否则,听的人还不知道结束呢。
“好”大舅放下酒杯,双手带头鼓掌,继而屋子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二舅呼吁晓强再来一个,但晓强说都吹完了。
“晓强,你刚才吹的什么曲调呀”小姨好奇地问。
“是姑苏行和妆台秋思两首曲子。”
“看你很投入,把我们也带到你的曲子中去了。没见你有这方面的特长呀,怎么一下子就吹得那么好了呢”小姨的疑问一个接着一个。
“嗨,小姨,你不知道,晓强哥哥,他都是自学的,家里有个笛子是他自己做的,声音没这个好听,但他就在那上面练的。”晓凤给了答案。
“哟,还真看不出来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呐”二舅妈也附和道。
“嘿嘿,我呀,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呐”晓强也不谦虚。不过,他想起了大舅跟他的约定,马上走到大舅跟前去。
“好,我们的晓强都成艺术家了,大舅佩服大舅兑现诺言。而且,大舅还要多喝一杯酒,真的感到高兴呀”大舅喝了一杯酒后,从上衣左侧内的口袋里掏出一叠钱,给了晓强一张十块的。
“谢谢舅舅”晓强客气地向大舅表示感谢。其他几个孩子也赶过大舅这里来要钱。
“干嘛你给晓强不给我们,你偏心”
“嘿嘿,大舅的心本来就偏左呀,你们如果也给我露两手的话,我也给他十块,指着天发誓,大舅一定也给你们兑现诺言。”大舅义正言辞。但,那里执拗得过孩子们,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把大舅的头都搅和大了,本来趁兴就多喝了点,这不,又从口袋里掏钱给孩子们发钱。大舅妈也高兴,并没有冲大舅发火之类的,毕竟是过年,孩子们也难得这么齐。等孩子们都拿了大舅的钱之后,大舅妈就打发他们去院子里玩去了。
大人们也喝得差不多了,吃得差不多了。话也说回来,这大冬天的不喝点辣酒,恐怕饭菜还越吃越冷呢。晓刚也感觉自己身子暖洋洋的,还好,只喝了几杯,头也不痛,要不然的话,自己回去都无法骑车驼母亲了。大舅妈、二舅妈、小姨、母亲都吃好,她们下桌子,先把孩子们那张桌子给收拾了。大舅虽然不是酒海,但他的酒量是比二舅和小姨父要强,“酒逢知己千杯少”,他们都喝过了他们的酒量界限,大舅话多,什么大道理都讲得了,你本来是明白的,被他颠来倒去地讲着讲着就不明白了。二舅话少,小姨父也会扯扯东、扯扯西。
等大舅妈他们收拾完了孩子们那桌的时候,大舅还在跟晓刚唠叨呢。
“晓刚,现在你为家里的孩子们树立了个好的榜样,他们都有了标杆,你呀,是我们一家人的骄傲呀”
“大舅,你说啥呢我没你说的那么伟大”
“大舅不是说你伟大,你在我们这一家人当中文化和层次都最高了。怎么说呢舅舅,包括小姨他们都希望你能保持那种本色,不忘本,要知道报恩,懂吗”
“我懂”
“你娘不容易呀”
“是呀,我娘肩上的担子很重,我能体谅我娘的心。”
“这样最好,有什么困难向舅舅和小姨他们说,我们都会帮你的。话又说回来了,我们不帮你谁帮你我们也期望你将来要帮帮你的弟妹们”
“我知道的,舅舅你放心吧”
“就别唠叨了,我们要收拾桌子了”小姨要过来收拾桌子了。
“也好,收拾吧我们都吃饱喝足了”二舅也下桌子去了,他走到院子了拿起晓强的笛子也试了试,是可以吹响,但却吹不出曲子。
“收吧,收吧”大舅也示意收拾桌子。
大舅妈却端来了刚沏的茶,邀大舅、二舅、小姨父和晓刚喝茶,还把家里预备的瓜子、花生、糖果端在小孩子的那桌。母亲也帮忙收拾洗碗之类的事情。小姨父提议打扑克消遣,也好一边喝茶一边嗑瓜子之类的。大舅觉得小姨父的主意不错,就招呼永生去买两副扑克。
舅舅他们也把晓刚拉上了牌桌,打的是斗地主,不来钱,完全打发时间,还好晓刚在大学宿舍看舍友们来过,所以打了两圈之后就很熟了。这令舅舅们也感到奇怪,但反过来一想,大学生这玩牌的事稍微知道规则就会玩了,脑袋好使呀
大舅妈她们几个就拿几张凳子坐在门口朝南晒晒太阳,话话家常。
“姐姐,你要熬出头了,晓刚上了大学,晓强也有一技之长,晓凤成绩特好,总是班里的第一名。”小姨亮开了话匣子。
“还不是多亏了兄弟姐妹们的帮助呀,我一个人有多大能耐呢”母亲始终不忘姊妹们的帮忙。
“别提了,我家那个永辉学习没本事,玩的话是一等,电视一天看到晚。永艳学习是不要操心,但就是粗心大意,我总说她是马大哈。”二舅妈话也撩开了。
“我家那个永生,聪明也有,好吃是一等,每天要弄点肉烧烧,如果一顿没肉,他就开心。”大舅妈感觉永生是好吃头一等。
“孩子要吃,难道要阻挡嘛再说永生也上初中了,是发育阶段呀我家大鹏和芝慧还不是每顿要好吃的,倒是晓强和晓凤不挑食,他们中午也在我那吃,他们长得都厚实。”小姨觉得孩子发育阶段要给他们吃好。
“一个个都齐刷刷的,今年穿的衣服到明年没有一件可以穿得上的。”二舅妈也感慨孩子们长得快。
“都赶上帮了,还是你们每家都两个热闹,永生老是埋怨我怎么不给他生多个弟弟或妹妹。其实,他上面是有个哥哥的,如果不是小时候家里穷生病夭折的话,恐怕现在也上大学了。”大舅妈感觉自己对不起永生似的。
打牌的打牌,聊天的聊天,游戏的游戏。这时间就在一分一秒地逝去,其实时间的脚步是最快的,等你的孩子们长大了,成家立业了,那么你们也就老了,所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小姨父看看时间已经不早了,一晃都下午三点半了,因为这冬季的时日当中,白天短,夜里长,下午五点来钟天就黑了,也因为他们的路最远,所以他们要先回去了。母亲也招呼晓刚和弟妹准备回家。二舅他们不远,在隔壁的村那边,所以他们不急。大舅妈招呼大家吃了晚饭再回去,但没人响应。
“你们怎么说走就走,都留下来吃晚饭呐,明天再回去,那里会没地方睡”大舅妈提议道。
“不了,我们明天还要去大鹏的爷爷奶奶家去,后天你们全部去我家怎样”小姨执意要走。
“玉花,要走就让他们走吧,尊重大家的意见,如果留下来也行。”大舅发话。
“明天去我家吧”二舅妈提议道。
“小姨他们明天去她爷爷奶奶那,人不齐呀”
“现在让我说吧,这样决定吧初四到小姨树芬家,初五去二舅树德家,初六去大姨树珍家。哦,对了树珍你们几时开工”
“我们呀,初八开工既然都定了就初六去我家。”母亲也很爽快。
大舅的话,没有谁不听的,大舅的决定也没有谁不执行的。所以大家就这么散了,相互道别,各自骑自行车回家。
这拜年的事就这样轮流转,一下子从初二转到了初六,所有的亲戚也就这么今天到你家聚聚,明天到你家聚聚,也是这样吃团员的饭菜,也是这样打发时间。有些人家亲戚多的要吃到元宵节还没吃完呢这也是一个永恒的传统,代表着一个文化的传承,中国人再忙也要春节赶回家,与亲人团员相聚,所谓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客客气气、融融洽洽都包含在这样的春节之中。
...
...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