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烂青春的脚步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一章.步入正轨(2/2)
    “这样吧,我先给你登个记,每天早上八点开始上班,晚上八点开始下班,没有夜班。一个月五百块钱。中午这里有顿便饭,早晚得自己在家里吃,如果你觉得可以我就给你作个登记,从明天开始上班。”

    “树珍姐,我弟弟已经跟你说得很清楚了,你觉得怎样”

    “没问题,我同意。”

    “好吧,你叫什么名字年龄住哪个村”

    “我叫陈树珍,四十七岁,李家村的。”

    “好的,我都记下了。这样吧,我带你们看看砖厂,了解一下对你也有好处。请跟我来。”

    建军领着燕梅和树珍开始介绍砖厂的流程:“这是制砖机,砖头制出来要堆码风干,然后就是入窑,然后就是烧制,然后就是出窑,最后就是转运给客户。”

    这几年家乡建设快了,对红砖的需求大了,所以,这砖厂的生意开始红火了起来。那砖砌的窑比土窑先进多了,而且分工比较明细有担土工、制砖工、堆码工、搬运工、司炉工、还有记账员和会计,这么多工种只有记账员和会计稍微轻松点,其余都是男人干的体力和苦力活。

    “陈大姐,你想做什么工作呢”走了一圈下来,建军对母亲提问。

    “你是这里的老板,你安排我去哪,我就去哪。”

    “这样吧,你担当堆码工怎样当制砖工把砖头从制砖机上做出来以后,你就跟其他男工一起把砖头坯按照要求和样式堆码,如果是下雨天还要负责把堆码好的砖头用草帘子盖好,希望你能把这份工作做好。”

    “好的,我一定做好这份工作。”

    “姐,我的安排你满意了吧。”

    “好的,我的姐姐就拜托你了,你要好好照顾我的姐姐像对待我这个亲姐姐一样,知道吗不许对我姐姐苛刻,还有,她的工资要按时发放,其他人的你看着办。好了,我们就先回去了。”

    “姐姐,去我家里吃饭吧,离这也不远。我一定好好对待陈大姐。”

    “今天就不吃饭了,树珍姐我们回吧。”

    “好,建军兄弟,我跟你姐姐就先回去了,明天早上我就来上工。”

    “好的,那你们就慢走。”

    燕梅和树珍就这样回家了,在街市的路口,燕梅要求树珍把车停下来,燕梅买了一些苹果之类的水果,“树珍姐,这水果你就带回去和孩子们一起吃吧,有空带孩子们到我家坐坐。有什么困难就直接找我。我回了。”

    “燕梅,你看,我也没带啥给你,这怎么好呀下次我都不敢来找你了,弄得我真的不好意思,我要好好地谢谢你呀你可帮了我大忙,你是我的恩人呀”

    “瞧你说的,再说我就是活菩萨了,你太客气了,现在你已经是我的姐姐了,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我理应帮助才对呀这是我所能做到的事,你好像觉着欠了我什么似的,别,别过意不去。不跟你说了,有空带孩子到我家来玩啊我走了,你注意保重身体啊再见”

    “再见谢谢你啦,燕梅妹子”

    母亲带着燕梅的感激回家了,此刻的晓强和晓凤已经放学回家了,“晓凤,你们回来了吗快过来,娘有好吃的东西给你们,还有,娘有好消息要宣布。”

    “娘”晓凤从堂屋里跑了出来。

    “你晓强哥呢”

    “他出去给羊羔割草了,还没回来呢我在做作业,娘,你这袋子里装的什么呀”

    “是水果,拿着吧”

    晓凤接过水果,一脸的疑惑,“娘,这么多水果,是谁送的呀”

    “是一位好心的阿姨送的,我今天还跟她结拜为姐妹了呢”

    “是吗有这么好的事,我倒也想见见这位阿姨,娘你跟她到底谁是姐姐谁是妹妹呀哪我的亲小姨会生气吗”

    “你亲小姨怎么会生气呢由于我的年纪比她大,所以我是姐姐,她就是妹妹。”

    “哪就这个好消息吗”

    “不,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好消息要告诉你们,去把你晓强哥找回来,让你们一起高兴高兴。”

    “好的,我去找晓强哥了”晓凤高兴地去找晓强哥哥了。

    没过多久,晓强背着一口袋的草料和晓凤一起回来了,听妹妹说娘有好消息要宣布,顾不上给羊羔喂草了,把草料口袋在院子里一扔,“娘,我们回来了,快告诉我们好消息吧”

    “好呀,你们回来了,娘告诉你们呀娘明天要去蒋村的砖厂上班了”

    “哦娘要工作了,哦太好喽”晓强和晓凤都高兴地跳起来了。

    “好了,以后我们的生活会改善的,我们所欠的债会慢慢还的,还有你晓刚哥哥的生活费也会有着落的。你们要学乖,晚上等我回来再做晚饭。现在娘去做晚饭了,你们先吃点水果吧。”

    晓强在水果袋子里挑了一个大苹果,随口就咬了吃起来,晓凤本来想劝晓强哥哥洗洗再吃的,可他又去给羊羔喂草去了,晓风洗了一个苹果给娘,一个给自己,又开始做起作业来了。乡村的夜晚是漆黑和宁静的,人们早早地上床了看起了电视剧,也许还带着电视剧精彩的剧目而走进梦乡。乡村的空气永远那样充满乡土的清新气息,让人心旷神怡的气息,那种幽幽的感觉是美好的,随着工业化文明的发展,这种气息的空间正在被压缩着,这是许多大城市的人们感到遗憾的地方,但文明的脚步不会停息,事物的两面性不可避免,只是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处理好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我想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不是不可能实现的。

    天空一颗流星划过,晴朗的夜空,星星点点,正如郑智化星星点灯歌里所唱的那样,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让迷失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星星在它们母亲的怀抱中安逸地高枕无忧,它们调皮地眨着眼睛,多么幸福的样子、多么快乐的样子、多么令人向往的样子,此刻的晓刚和母亲并未入睡,他们在互相思念着,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远行的孩子永远是母亲的牵挂,母亲的爱最伟大、最甜蜜母亲树珍无眠,她也想把自己的好消息告诉远在苏州读书的儿子晓刚,那只有在梦中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感受。

    第二天母亲起得很早,因为她从这一天开始要为一家人奋斗了,她要像一个男子汉一样为一家人而奋斗,她要振兴这个家,要让这个家更加美好,让孩子们过得更好,她满怀斗志和信念。她要出发了,她早早地忙完了家务,特别是为晓强和晓凤准备好了早饭,由于要赶路,母亲就先走了,晓强和晓凤在后面离开家去学校的。

    由于第一天上工,母亲今天第一个来到了砖厂,在随后的时间里,工人们都陆续到了,老板建军为她发了一个围兜和一副手套,再就是跟她讲了一些工作的要领。母亲跟着两个熟练工人去堆码,据了解一个叫王三,一个叫刘来发,这两人都是蒋村人,也都是地道的农民,种了大半辈子的地了。王三比较热情,主动点拨母亲怎么怎么堆砖码、怎么怎么注意通风、怎么怎么干活省力等等,母亲一点就通,一个上午就懂得了堆码的要领,而且还干得挺上手的,两条长长的砖墙就是母亲堆码的成绩,母亲觉得口渴难耐,身上衣服也汗湿了,王三看出母亲的心思,“陈大姐,你热就把外套像我们一样脱了干活,别一会热一会儿冷的,这样很容易感冒。”

    “王三兄弟,谢谢你的关照。”

    “还有,出汗了要注意喝水,你没带杯子吧”

    “没带,我第一次出门做工,那会想起带水杯呀”

    “你去老板那喝杯纯净水吧,他那有纯净水机,还有一次性塑料杯子,你就别客气了,要不我给你去打一杯”

    “不了,我不渴。明天我带杯水来上工。”

    “陈大姐你呀,讲理之人饿,人不喝水怎么行呢你等着,我给你去弄杯水来啊”

    这位王三还真挺热情的,没一会儿,他就笑嘻嘻地端来了一杯水,“嗨,陈大姐你就喝吧。”

    “哎真的感谢你”

    “谢啥,这算不了什么,今后我们还是工友了呢。”

    “不光是工友,你还是我师傅呢谢谢你教我如何堆码,要不然老板还指不定就不要我了呢”

    “师傅就不敢当,只是比你熟练些罢了,这活谁都能干,你一个女人干会很累的,别太拼命哦哦对了,发工资别忘了请客。”

    “好呀,你想我请啥”

    “你看着办,别太花钱就行。”

    “知道了。”

    中午在砖厂吃了顿简易的午饭,大伙做了简短的休息,男人基本都聚到一起抽烟,胡侃,他们都是平凡和普通的农民,他们的理想很简单就是希望挣点钱给孩子读书,孩子们将来不要学他们再干苦活,多么简单和朴实的希望,他们执着和从容地面对着生活,尽管岁月的刀已经将皱纹刻上他们的额角,尽管岁月风化和晒黑了他们的容颜,他们依然谈笑风生,他们依然淡定自若。

    母亲也算不上封闭的人,她很快融入了这样的环境和这里的人,这里的人也开始接受这样一个受着生活磨难的女人,他们都同情和关照着她,这让母亲的心里好受了很多,这乡里乡亲的情怀是无法用其他任何东西所能取代的,几天的工作做下来,母亲已经适应了这份工,母亲踏实了许多,早出晚归,虽然辛苦了点,但毕竟有了希望、有了奔头。

    一家人总算平安地步入了正轨,生活开始像摆脱阴霾一样,希望的阳光随遇而安,也许正如人们所祈求的那样好人一生平安但生活中有处处会碰到困难,甚至会出现磨难,只有那些经历了大难不死的人才会真正领略幸福正如“寒梅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砥砺处”,我们并不能应为现实的贫困而失去斗志,内心的脆弱才是真正可怕的,精神的力量可以是无穷的,如果精神的支柱倒塌了,那人生的大厦也必然要崩溃。眼前的这个家庭已经是一个有希望的家庭了,尽管暂时他们的处境还很艰难,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

    ...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