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此多娇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155章节
    “我本姓唐。”解雨换上了一套官造金彩提花绒的对襟比甲从里屋走了出来,正听见我俩的对话,便笑着对许诩道,目光却轻轻柔柔地落在了我赤裸的胸膛上,羞涩而又大胆。

    “啊?!小姐,您真、真的是唐门的大小姐唐棠啊!”

    我后背上的那双小手蓦地停了下来,倒是解雨浑不在意地微微一笑,道:“唐大小姐?那有什么了不起的吗?阿诩你记着,我可是相公的六少奶奶呢,五少奶奶,就让给舞姐姐去做吧!”

    被解雨撩拨起来的满腔欲火最后全撒在了许诩身上,而为了脱力的她,直到第二天下午,我们才从应天府赶回了龙潭镇。

    龙潭镇已是人去楼空,只有白澜和唐三藏留下的两封书函。唐家父子果然如我所言的那样昨晚就赶到了这里,随身携带的大批解药很快让那些中毒人的症状得以缓解,虽然群雄在得知需要服用七次解药之后才能完全恢复正常的消息之后有小小的骚动,但被坐镇的白澜弹压了下去,为了伤员的安全,江南江北两大集团不得不妥协,秘密约定两个月内暂不相互攻击,以配合唐门解毒。

    次日早晨,两方都开始迅速撤离龙潭镇,江北伤员取道镇江奔扬州,而江南的则拟落脚于杭州。

    这些都是白澜在信中告诉我的,他还借苏耀之口让我每三个月去应天汇报一次,洋洋洒洒的竟有千余言。而唐三藏的信则潦草简单得多,只是说这两个月他父亲唐天文拟驻扎在杭州附近的崇德县,并已传书六叔唐天运,让其速去扬州,而自己则在两地周旋,为二人传递消息。

    唐天文果然行事周密,他虽然亲自替大江盟的人解毒,却没有住进大江盟总舵江园,分明示意他不偏不倚的行事态度,让两方都挑不出理儿来。

    “茶话会总算结束了,咱们出来的日子也不短了,该回家了。”

    【第十二卷·第三章】

    “相公,我好想把‘福来’买下来喔!”

    站在丹阳那家曾经住过的福来客栈大门口,解雨搂着我的胳膊撒娇道。虽然她又易了容,可大庭广众之下和一个男人这么亲密,还是让行人侧目。

    “没问题,可你有时间去打理它吗?不若买它一半股份,还让原来掌柜的一家经营如何?”

    福来就是让解雨走进我生活的那家客栈,店面不大,设施也颇为陈旧,可店主陈姓夫妇却把小店收拾的里外都是那么整洁干净,加之又有纪念意义,解雨就动了收购之心。

    其实,我又何尝不是如此,人生际遇之奇妙,在此又一次得到了证明。

    “‘旧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干脆改个名字,就叫‘燕堂’吧!”

    “大人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连名字起得都那么雅致。”陈氏收了契约书和一千两银子,喜滋滋地笑道,而她身后的解雨更是笑靥如花。

    中午,老相识王捕头在家里做东,几人美美吃了一顿农家饭。席上又提及了花家老宅,王捕头道:“那宅子还真邪门了,周围邻居都说那里闹鬼,有个要饭的老头还因为遇见鬼被吓死了哪!”又说当初县太爷看中了这套宅子,可现在谁也不敢进去了。

    从不相信鬼神之说的我,闻言顿时就把鬼和武林人联系到了一起,这些人高来高去的,稍加装束,扮起鬼来可谓易如反掌。

    “相公,我和阿诩陪你去看看吧!”解雨善解人意地道。

    花家大门上的封条早不见了,扣门的铜环乌亮得没有一丝锈迹,进了宅子,青石板铺就的庭院虽然有些尘土,却只是极薄的一层,显然不久前曾有人打扫过。

    “脚印!”解雨指着前面极浅的一个鞋印小声道,回头看看自己的脚印,我俩的脸色都凝重起来。

    “好高明的轻功!”

    进了这阴森森的宅子,我、解雨和许诩都提起了功力,自然而然地使出了轻功,我身体虽重,脚印却是三人中最浅的,许诩最轻,脚印反而最明显。解雨指着的那个鞋印竟似乎比我还略浅些,若不是以前留下的,那这人的轻功竟与我在伯仲之间。

    “三寸金莲?江湖上有这等轻功的女子一巴掌就能数过来。”我心中正暗自揣测,眼角余光里就觉得内堂似乎闪过一道人影,接着一张彷佛天仙般脱俗的冰雪容颜突然映入我的眼帘。

    “魏柔?!”

    她怎么会在这里!心头的疑虑压过了相逢的喜悦,只是片刻之后,魏柔的身边也不见齐小天的身影,我心中才兴奋起来。

    “魏姐姐,你怎么会在这儿?”解雨惊喜地跑上前去,拉着她的手问道,这丫头虽然已经花落我家,可闯荡江湖留下的追星习惯却一时半时改不掉。

    “解妹妹,姐姐正想问你哪!”魏柔见是解雨,脸上微微露出一丝笑意,只是目光却有意无意地扫过我的脸,目光中似乎隐藏着某种东西,既陌生而又熟悉。

    “都是他呗,说是要来看看,我就只好跟来了。”

    换个女孩子,或许就要打趣解雨几句了,可魏柔闻言却是眉头轻蹙,微一沉吟,目光陡然转向了我。

    “动少如何对花家老宅生出了兴趣?”

    “那魏仙子又如何对花家老宅生出了兴趣呢?”我笑着反问了一句。

    不过,我并不想显得那么没有风度,不待她回答,便道:“说起来,这是我第二次来此宅了,上一次是五个月前,那时花家命案刚发生不久,而我则是疑凶。”

    “花家上下十五口无一幸免,这是近几年来南京少见的大案,我身负嫌疑,自然要为自己洗脱罪名,来花宅正是为了搜索证据。”我嘿嘿笑了两声:“说老实话,官府并没有找到什么有力的线索,只好让十二连环坞做一回冤大头了,反正他们坏事做绝,也不多这一桩。”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