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根据调查,《暗战》中的植入广告并没有影响到广大影迷的观影感受,但为了感谢影迷的支持,经过电影制作和发行各方的沟通,我们还是决定将《暗战》中收到的200万美元植入广告费用回馈给广大影迷。自本声明发表之日起,观众以邮件形式向一下地址寄送猜测的全部12个植入广告,我们将在电视节目直播当中,现场抽取200份全部正确的幸运观众,每人奖励10000美元的现金。”
随后,这则声明留下收信地址、截止日期以及诸如每个公民id只限一封信件,反复投递作废之类的反刷限制。
一瞬间,整个美国的媒体再次哗然,即使很多观众,也忍不住反应过来,这是明目张胆的炒作行为啊。
但即使发现了这一点,也阻挡不住很多观众的热情,毕竟现在是八十年代末,对于很多美国家庭来说,10000美元算是一笔巨款了。反正大家本来就有看电影的习惯,看什么不是看啊,如果看完电影,花几十美分弄个信封将心里的猜测邮寄出去,就能获得10000美元的大奖,何乐而不为,而且,200人的数目,看起来几率还是相当大的。
这种声明发出的第二天,很多播放《暗战》的电影院都直接出现了爆满情况,发表声明当天,《暗战》就拿到了1300万美元的当日票房,而周日的票房也达到了1100万,再加上周五的800多万美元票房,《暗战》第二个周末三天总票房达到了3200万,奇迹地在竞争激烈的暑期档实现了将近20%的票房逆跌,而第二周七天过后,《暗战》一共拿到4900多万的次周票房,总票房已经达到了9200万。
相比起来,上映五周,票房依旧开始疲软的《捉鬼敢死队2》也只拿到了9000万美元出头的票房,而《蝙蝠侠》也可能是受到了《暗战》的影响,第四周票房再次下跌44%,只拿到了1600万美元的票房,虽然累计票房达到了16800万,但《蝙蝠侠》毕竟已经上映了四周时间,接下来再进行一个正常跌幅,每周票房很可能在千万以内,而以《暗战》的票房走势,最终这个暑期档鹿死谁手还真的很难说。
这种结果让很多电影公司都看得有些傻眼了,连哥伦比亚公司很多高管都有一种幸福来得太快难以适应的虚无感。
最终,大部分数据分析机构只能将这种神奇的票房逆势增长归结于民众对于飞来横财的渴望。
虽然很多电影公司也想要学习哥伦比亚这种抽奖模式进行宣传,但一时间却想不出太好的方法,毕竟,这种宣传方式在以前还没有出现过。
而且,暑期档电影的上映风潮已经结束了,《暗战》可以说是最后一波上映的大制作电影,之前上映的电影再进行类似的宣传已经迟了,而《暗战》之后上映的电影,基本上都不是被看好的大片,制作公司根本不敢砸出200万,哪怕是100万,也很少有人肯花出来的,毕竟,风险太大了。
但是,这一次的炒作风波也注定成为一个经典的营销案例被各大电影公司研究。
艾瑞克也不担心这种方式被人学去,因为这种事情,说白了,一次两次还好,观众还会觉得猜测植入广告还挺新鲜的,一旦用烂了,观众心里肯定会产生‘我是来看电影消遣娱乐的,不是来数广告的’逆反心理。
贝弗利山,艾瑞克别墅里,小丫头腻在正在看电视的艾瑞克身边,看着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报道,好奇地问道:“艾瑞克,那两百万到底是谁出的啊?”
“当然是哥伦比亚,算在发行费当中。”艾瑞克随意地换了一个电视台答道,同时想起自己临时起意,提出这个计划时,哥伦比亚一种高管脸上吃苍蝇似的表情,确实很有趣,反正,他的计划是拿出来了,至于对方用不用,就看魄力了。
前世,抽奖宣传的方式以及用烂了,用的公众都不相信这些奖项了,但这个年代,这种方式还是很新鲜的,特别是用猜测植入广告名字的形势进行抽奖,肯定会在公众心中产生巨大的反响。
而且,200万美元和每人10000美元的奖励数额也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奖励人数太少或者奖励金额太少,都不会引起太多人的兴趣,所以才有了200人和每人10000美金的金额。
虽然哥伦比亚方面非常不爽,但还是很有魄力的接受了这个建议,而现在看来,对方也不会因此而后悔,因为第二周可是实现了票房逆跌啊,很少有电影会在竞争激烈的暑期档出现票房不降反增的情况,《暗战》就偏偏做到了。
...
...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