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干就干,大家一听到可以去河里弄美味大餐,刚才的瞌睡一下子就没了,于是干劲十足。生产队长李大龙离开河堤回去以后,李振华就和4个村民拿着手电筒和两个桶子,还有几个铁叉下河里去了。
铁叉是农村里专门用来叉鱼、叉泥鳅黄鳝、叉蛇的工具,农村里还为了防止遇到蛇,所以晚上去田野里和河边都喜欢带上铁叉。
村子前面的小河平均宽约10几米,在高温干旱的蒸发下,小河平均水位已经只有1米深,有些急滩甚至裸露出来,很多地方的水位下降到1-2尺深,在这种情况下,正是下河抓鱼抓螃蟹的最好时机。
李振华带领几个村民拿着手电筒和铁叉下河了,河水的清凉让他们无比的惬意,他们开始在河岸边和河里寻找起来,准备要在河里就地取材弄一顿美味的河鲜大餐。
可是开始大家大家还没有经验,在河中心漫无目的搜寻了好久,却一无所获,此时几个下河的村民都有点灰心了。
李振华问那边的村民有没有收获。大家都说还没任何发现,根本没看到螃蟹和鱼虾的影子,李振华以为自己的判断可能错了,今天晚上的美味大餐要泡汤了,可是他不甘心,他于是开始分析:自己是不是找错地方了,一味地在河中心的深水区找,可能很难有所收获,是否可以改变一下思维。
于是李振华一个人朝下游的浅水沙滩走去,这里水深只有几寸深,部分沙滩和大石头还露在外面,他于是准备掀开一个石头看看,就在他掀开大石头的那一霎那,他惊喜地发现石头下盘踞着两个大螃蟹,起码有三四两重。
他于是小心翼翼地俯去,然后伸手抓住螃蟹的背,轻而易举地放进了桶子里,接着又成功地抓第二只,已经抓到螃蟹的李振华高兴的大叫起来:“兄弟们,快来看,我抓住两只大螃蟹了,夜宵有着落了。”
李振华这一叫,立刻吸引了其他4位村民纷纷过来围观,他们拿着手电筒趟着浅浅的河水朝自己奔了过来,一时间刚才还静静流淌的河水和安静的河面,在大家的你追我赶之下,水花四溅、手电筒的光四射,河面上顿时热闹了起来。
“振华,真的抓到螃蟹了吗,快让我们看看!”几个村民开始还有点不相信,于是赶紧一边走过来了一边急切地问道。
“这还有假,你看,都在桶子里呢!”李振华于是开心地提起桶子,向大家展示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两只大螃蟹被抓进桶子里,一心想逃出去,可是无奈桶子太深太滑,他们根本无法逃出去,只好在桶子底部来回地爬着,就好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还真是的,看来我们今天晚上的夜宵有着落了,对了振华,你是怎么抓到的,能不能向我们传授点经验。”其中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村民李水生对李振华说道,他是生产队长李大龙的堂弟。
“我们刚才一直在深水区寻找,但是一无所获,所以我就分析水比较浅的沙滩和河岸边应该几率大一些,所以就搬开一个大石头,终于抓到了两只,所以我们就在沙滩和河边的洞里、和柳树下找,肯定会有收获的。”李振华分析道。
“好的,那我们就按你的方法和思路继续找。”那个小伙子村民高兴地说道。果然振华的方法没错,大家在浅水区的沙滩的石头下,分别都找到了大大小小的螃蟹20几只,收获颇丰。
大家在沙滩上忙活了20几分钟,终于取得了螃蟹的大丰收,可是鱼却没抓到一条,李振华心里有点不甘心,等会就只吃螃蟹的话,就算不上是美味河鲜,看来必须的抓几条鱼,来个锦上添花。
于是李振华离开沙滩,来到水比较浅的河岸边,河岸边有柳树和水草,应该是鱼比较喜欢呆的地方。他于是缓缓地在河边的柳树下搜寻着,找了一会,他鱼没看见,可是却在河边的柳树下发现了一种令自己恐怖的东西,那就是水蛇。
此时一条长长的水蛇起码有一米多长,吐着红色的芯子浮在水面上,和自己距离只有1米远,这可把振华吓坏了,水蛇虽然没毒,但是要是被他咬上一口也够自己喝一壶的,而且这条水蛇比较大,在水里就是它的天下,李振华于是赶紧悄悄地离开。
李振华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刚才有水蛇的河边柳树,看来出师不利,鱼没看到却碰见了一条大水蛇朝自己示威,把自己吓得够呛,于是他继续来到距离水蛇100多米的一颗河边的柳树下继续寻找,他想自己也在岸边找了好一会了,要是还找不到鱼的话,那今天就认命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