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完稀泥,将鱼笼一层层用竹丝连起来,最后那一层鳝鱼笼子里边,李君阁扔了一些砸碎的田螺河蚌肉进去,将口子拿竹丝关好,将鱼笼下到了芦苇丛的边缘。
安放鱼籇要看水向,鱼类是逆水而游,因此笼口要向着水流方向,跟湖岸平行。
安好笼子,接下来就是取水。
湖边取水李君阁是吃过大亏的,打过两次蛔虫,还挨了一通揍,这才知道只有井里的水才干净。
没有井,那就造一口,找了一处湖边泥沙地,李君阁开始挖坑。
这就是憨包下傻力了,好在力气有的是,湖边泥沙也松软,没一会就刨出一个直径一米半,深度一米的大水坑。
然后就是修整水坑,找来石块石片将水坑周围和底部磊上,水井立马变小了一圈,不过李君阁也不在意,开始往外掏稀泥沙桨。
将泥沙浆泼出井外,立马指望着喝井水是不行了,李君阁还是从湖里取了两筒水,准备烧开后再喝。
做完这些,李君阁才开始沿湖走动寻找食物。
之前李君阁还发现了一种姜类植物,发现味道不像生姜不像夜寒舒,倒有些像这几天盒饭里边的南姜味道。
管它什么姜,能压住腥味就行,有了这个,那田螺河蚌肉就能下肚,不用另外淘弄肉食了。
弄了一堆河蚌田螺,李君阁继续在水边沼泽地寻找,摘耳根,野荸荠,香蒲,水芹菜,荠菜都有,还有一种莲花,就是不知道底下有没有藕。
随手摘了一些摘耳根,清热防感冒可以煮水喝一点。
折了两片荷叶,将田螺河蚌都砸开壳取了肉淘洗干净。将摘耳根田螺河蚌放到一处,李君阁背上竹筒,回到了营地。
东西放好,将水倒入两个竹槽里烧上,李君阁又拿着扁担去树林子里边找阿音。
阿音身边已经堆了一大堆的棕榈叶子,跟坐着的她一样高,她自己正坐在棕榈树下,从叶子底部将棕榈叶子撕开,一分两半。
李君阁将叶子捆扎起来,来回挑了两次才挑完。
水已经开了,李君阁扎了个竹马,将一槽开水移到竹马上放凉,然后取过一块南姜砸碎丢到另一槽里边,将河蚌肉拿手锯背在石头上拉碎,和田螺一起丢进竹槽里煮。
这就是午饭了。
那竹签挑着煮好的河蚌田螺肉胡乱吃了一些对付了一顿,李君阁又锯下两根竹管做吸管,和阿音喝了些水,找个树荫休息了一下,然后开始搭棚子。
搭棚子之前,李君阁找了一个干竹筒,在竹筒上拿手锯拉出一些小洞,再拿泥将竹管外边糊上,用细竹签将洞全部挑出来,然后将洗净晾得半干的苔藓塞进竹管里边,拿一根木棍往里杵,尽量杵紧,最后拿木棍封堵上竹筒口子,将竹筒放在炭火上烧。
阿音说道:“二皮,这是做啥?”
李君阁说道:“做引火碳,苔藓即使压实了,脱水后内部也非常酥松,碳化后里面有大量的空气,只需要用手锯和燧石打出的小火星就能在上面引出火来,只要保持干燥就行。”
看着竹筒上的小孔开始往外冒水蒸气,李君阁笑道:“行了,不用管它,我们搭棚子去。”
棚子简单,李君阁以前每年都要用玉米秸秆搭好些个,现在搭竹架棕榈叶的,自然也不在话下,两人边聊天边干活,没一会,一个绿油油的大棕榈棚子就搭好了。
搭完棚子,李君阁又找了块巴掌宽的干毛竹片,在石头上磨出一个铲子,开始挖排水沟。
诸事做完,李君阁将烧好的苔藓引火碳移到棚子中保存。
看着棚子内的地面,对阿音说道:“这样睡地上可不行,还有时间,要不我们做个凉板儿?”
凉板儿就是竹床,做法其实也非常简单,将竹子剖成三指宽的竹片,那手锯背刮去边缘毛刺,两头拿开槽的竹筒夹住,然后再在大毛竹上锯出洞口,将夹竹片的竹筒两头留出的多余部分钉进毛竹筒里,一张最简易的凉床就做好了。
当然光这样不行,大毛竹中间也要锯出口子,插入两头尖的竹板做横梁,人睡上去才不会塌掉。
不过现在都是青竹子,即使有横梁,硬度也还达不到要求,本来两个竹马就够的,李君阁只能多做了几个,将它撑离地面,再铺上干草,这才达到能躺人的程度。
趟到竹床上试了试舒适度,李君阁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拍了拍身侧的空位,对阿音说道:“今天的大活就算做完了,来,阿音,躺下休息一会儿。”
阿音轻轻躺到他的身边说道:“二皮,我觉得这样生活五十天,难度有点大啊……”
李君阁笑道:“阿音啊,这才第一天,你算算我们都做了些什么?有了火,有了水,有了住处,发现了肉类,蔬菜,水果,竹子,藤条……”
“这里气候白天温度二十七八度,晚上二十度左右,简直就是天堂啊,都不用找被子。”
“基本的生活保障已经有了,接下来就是怎么努力过好而已,你是刚到一个新环境里,觉得紧张,过两天习惯了就好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