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学-全本珍藏版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百二十九章 经他如此试办之后
    所有自流井一带的学校私塾的教师学生,无不兴奋起来,教者尽心教,学者也努力学。♀寻找网站,请百度搜索+当时有许多人向他说:“你这个法子真好!我们是外行人,不经这一考试,家中的老师究竟好不好,我们怎能知道?”于是教师学生及家庭的心理,就可窥见一斑了。他以为教师与学生,不必用法令强迫他,或是派人去督促他,他们自己是知道着急的;但是把学生的竞争心提倡得过高了,于青年的脑力也有妨害,又当随时告诫教师,使他们注意,他又向坊间去调查,问他们教科书销售如何,他们都说一连销去好几批了,购者还是络绎不绝,于是他知道私塾是改良了,从教科书销数的增加,便是经书杂书减少的明证。

    当时自流井的教育经费,是很不充足的,各校教员的待遇,自然也很微薄。他便特许各校的小学教师,自由征收学费,并可仿照先年议学金的办法,随家境的贫富,定出钱的多寡,有人说:“教员收费应加以限制吧,否则他们会任意多收的。”他说:只规定极贫的学生免征一条就是了。他们有钱之家,是担负得起的,我们何苦替他们俭省,使教师们饿着肚皮去教他们的子弟呢?但是教师征收学费,他自己也会酌量情形;如果取多了,学生会往私塾去,他校中无人来学,于他是很不利的。他以为教师越认真,来学的越多,教师的收入就越增加,劳力与报酬成正比例,这是一种天然的奖金。♀公家给教师奖金,还有考核不公的毛病;唯有这种天然奖金,教师如不能得,只有怪自己,不能怪他人。因此,他主张与其筹款奖励教师,不如筹款奖励学生,学生得奖,教师得名,教师有了名誉,天然的奖金,即随之而至。他所主张的成绩考查会,正是公家拿钱奖励学生的,但学生又拿钱去缴纳学费,仔细推寻起来,公家的钱还是入于教师之手,不过由学生方面周转一次罢了。学生想得奖,非认真用功不可;教师想增加收入,非认真教授不可。其实公家出钱是一样的,但多此一番周折,效果就迥然不同了。

    他这种成绩考查法,是提倡私塾与学校竞争。学校对于私塾,胜之不武,不胜为笑;如果私塾学生,占了优胜,学校就没得面子了。学校的教员,报酬虽是微薄,总是得了公家的钱;私塾未得公家一文,而其成绩反在学校之上,相形之下,未免太难为情。所以实行这种办法,各学校是特别戒严的,自然成绩就好起来。凡当塾师的,只要他的学生考取了,他就要称赞现行教科书的好处,表彰他自己的本领,这种塾师,也就变成改进教育的劝学员了。假使私塾发达起来,人人都愿送子弟入私塾,就不妨把小学教育,让给私塾去办。剩下的学款,可以拿来办平民读书处,教授力不能入私塾的学生;或是办师范学校,储备私塾教师;或是增加每月考试的奖金;或是添设公共实验所及公共导师。♀到了这种地步,就无妨承认私塾是小学教育的主体,公家只是设法补助私塾的不及就是了。

    当时四川各县私塾的数目,大约十倍于初小学校。全县私塾的学金,和供给先生的伙食费,合计起来,大约也是十倍于全县初小学校的经费。他以为兴设学校,筹款既很困难,私塾中藏有这样大的一笔款,就该设法使它发生好的作用。学校与私塾的区别:一是照章教授,一是不照章教授。若是想出方法,诱导各私塾,也肯照章教授,便是凭空添了十倍的学校。私塾中藏有巨款,仿佛山中藏有金银矿一般;如此每月的考试奖金,也不过是开矿的一点费用罢了。因此可以说,他所举办的那个成绩考查会,犹如设立一个大规模的小学校,那些私塾,可认为是他们的分校。分校的校舍校具,薪金伙食,都由学生自备;唯有举行月终考试时,学生来本校试验一次。他从此着想,实觉得用力少而成功多,也可说是用少数的金钱,收到最大的效果。——这是他在自流井举行“学业成绩考查会”简要的叙述。

    此外他对于平民教育,也是计划周详,当时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四川分会,选举董事,宗吾被选为董事之一。会中希望他发表意见,他便作了一篇《推广平民教育之计划》。那篇文字,可以说是补《考试制之商榷》及《学业成绩考查会之计划》所未及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