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过去了的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四十一章 一个日本小姑娘求知欲还真强
    把我的文章给了久米室长,他急忙送给了三重县杂志社,说大概要等上一个月。我和小段的保水剂实验还要继续做下去,天天为此忙个不停,这么一批一批地做下去,也不知何时是个头儿。

    田中太太有次来宿舍玩,说她和一位老师的关系不错,说是要来看看我们。这位老师家里有位小姑娘,也想学习学习中文,问我们可不可以教一教她,我们说这没问题,请她来吧。

    这天傍晚,这位老师领着一位十四五岁的小姑娘来了,我们四人都在,夏天太热,小姑娘把线衣脱下缠在腰间,两只袖子在前面系着,倒是很简单很新颖,就像现在我国的男女老少都做的那样,当时可是领导新潮流的。

    她们礼节性地带了点儿礼物,小姑娘是什么都问,是天南海北无所不包,我们几个也是有问必答,什么中国的熊猫怎样保存到现在的,中国的故宫有多少年的历史?黑龙江省的“大鳇鱼”和“湟鱼”还有青海“黄鱼”是不是一样的?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是不是真的?还拿了纸笔,说不懂的就用字来代替,幸亏中国的汉字了得,很多说不懂的意思汉字一写就明白了。这小姑娘对中国的什么都是好奇,她说中国人真是聪明,日本人也好学,把中国人的这个优点学到手了,为什么中国是这么大,人口有许多,而且语言又有五花八门,北方的根本听不懂南方人说些什么。我回答说,就是,要么秦始皇怎么管理偌大的中国了呢?中国各地的语言不通,在南方至今每个县的语言也不标准,但怎么知道全国有什么政令了呢,这就是文字的功劳了,文字的政令一写,全国竟然都知道,有强大的国家机器在、有战无不胜的军队在,谁敢不听。我没说的是:要不是当年有股台风作怪,这小日本还不是早早的属于中国的管辖了,连文字都相同,这管理起来太容易了不是,要不这两个冤家总是打来打去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