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钓老头鱼
那时我已在上了中学,学习却也不紧张。这正值那场史无前例的后期,大家都不认真学习,反正学了也没用,那时是不管学的什么,怎么样都是要下乡,只要能会点儿简单的语文数学可以看书识数就行。天天主要是劳动,劳动也不需要学太多的知识,只要浑身有劲就可以,所以对什么文化课都是学的漫不经心、有一搭无一搭的,没事就和我的同学芦海山我俩一块玩,有时表现的吊儿郎当、净打鱼摸虾玩儿。
有一天他对我建议说要去钓老头鱼。我是非常赞同这种建议的,在学校里对学习的积极性不大高,劳动课也是出于对大自然的热爱而不得已参加,但是热衷于参加其它的一些课外活动,大概因小时候在山东很少去过农村,空余时间只是在县城街上的连环画摊上消磨时光的原因,而在城市是接触不到大自然。于是我们准备了起来,要钓鱼就要有鱼饵,我们用于钓鱼的鱼饵就是蚯蚓。我俩就带着铁锹去挖,这蚯蚓一般生长在土层厚的的地方,垃圾越多的地方,腐殖质越多的地方蚯蚓就越多,这东北的蚯蚓数量少且个头又小,身体又细,只要能挂在鱼钩上就行,却不像山东的蚯蚓,有时阴天时我们公园的水泥路上,就会冒出一些大个的蚯蚓来,它们不管不顾的,纷纷爬上水泥路上,大的竟然如同小手指般粗细,动辄被早起的行人踩死在路上。我俩拿着铁锹撅了半天,成绩不大可是足够用了,挖了的就盛在罐头瓶里,再装一些土够用了。我也准备了渔具,无非是鱼竿、鱼线、鱼钩之类的。第二天我俩就逃课去了黑龙江边的一片低湿沼泽地。去低湿地目的我们就是要去钓老头鱼。这老头鱼是稻田村一带的主要小杂鱼,野生小杂鱼有好多种,大都生长在结烈河流动的活水中,但是在“水泡(pao)子”那样的死水中,水一般不流动的,就大量存在这种老头鱼。由于在死水中,有种传说老头鱼身上带有某些病菌,一种寄生虫,所以人们也是不大吃它,那时其它小杂鱼种类多,它长的又极丑,人们就烦它,这种鱼就剩下了。老头鱼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等水系,一般沼泽地均产,稻田村位黑龙江的南岸,地势平缓,沼泽地也多,到处都是塔头甸子,塔头甸子是北大荒低湿地的一个特有地貌。在低湿地中,草本经多年的生长渐渐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直径半米的独立小岛状的环境。而在这种平原上由于这些密布的草墩出现,一看貌似一片平原,实则这些草墩下面是一些很浅的一层水,这就是东北人常说的塔头甸子。在这里不远处常常有一个一亩多乃至几亩面积大的小湖,我们又叫做“水泡子”(大的是很久以前小河流形成的堰塞湖)。有时你可以偶尔在这寂静的草原沼泽地中,看到仙鹤般的大鸟,静静地在“水泡子”边,等待着什么,现在我知道那可能是只丹顶鹤。它可能成为了一只孤零零的鹤,在等待着它的同伴儿到来;它可能是在长途飞行中有些饥饿难忍,到“水泡子”边寻找些吃的东西;也可能这些地方是它们曾经栖息过的古老家乡,它在这里久久的凝望,就是恋恋不舍;也可能违反了它们集体生活的什么纪律,被大批的仙顶鹤抛弃在这里,它静静在这里“闭门思过”?一般这地方的老人们把它们叫做是“长脖子老等”。这个名字倒也贴切,是形容它在“水泡子”边,弯着大长脖子,一动不动地在等候着觅食?我俩就去了这水泡子密布的地方,这里的夏秋季真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候,到处是丛草萌生,鲜花盛开,那星星点点的各种鲜花,倒不像是我们现在公园的一样,清一色的红色黄色、紫色橙色,而是五彩缤纷,形状各异,你看有圆形花瓣的、有喇叭形的、有碟形的,还有一串串的灯笼花那样的。你站在塔头上,看着这茫茫草海,风一吹过,这草丛随风波澜起伏,真就像大草原上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一派景象。虽然这不如蒙古大草原上的气派,很少见到牛羊,可是偶尔也会见到一只野狍子在这草丛中奔跑。
我们要钓的这老头鱼长的是何等模样呢。它的头部硕大,嘴部非常凸出,上缘为眼睑所遮盖,上眶骨凸起为骨嵴。鼻孔两对,前鼻孔微呈管状,鳞中等大,头和鳃盖均有鳞,背鳍有两个,不连接;胸鳍发达,后缘圆,尾鳍后缘圆形。体背部和体侧黑褐色或绿褐色,腹部较淡,生殖期雄鱼体上出现孔雀绿色的美丽婚装,背鳍出现白色斑点,模样是奇丑无比,真是看不上眼。它喜欢栖息于江河小支流静水处,尤其是水草丛生的泡子里,活动性不强,不远游,耐缺氧,在极度缺氧的条件下也能生存。越冬能力强,能潜伏于水底泥土中,处于冬眠状态,几乎停止活动,在水较浅的泡沼中能安全越冬,故被誉为“还阳鱼”,如同鲶鱼一样。它还是比较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主要以昆虫幼虫、甲壳虫幼虫和小虾为食,较大个体也食幼鱼。一般体长达十五公分以上,雄鱼还有保护卵孵化的习性。“水泡子”的水虽是死水,可由于这水也是经过周围草类的过滤,清澈通透,一眼能看到很深,甚至水浅的“水泡子”可以眼睛看到底部。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