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一品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一百五十七回大商人窦义(2/2)

    卢照辞笑道:“莫非是徐世绩攻下了洛阳了?”“陛下,那到没有,是关中的各大世家听说陛下无土地接赏有功将士,故此相约着给陛下送来了一份厚礼,各大世家根据各自的家产,各自奉送了千顷和百顷土地不等。

    以做军资之用。

    陛下,这可是一件大喜事啊!”崔仁师赶紧将手中的地契捧了上来。

    卢照辞面色一喜,正待伸手接过。

    却见本文本在朝自己摇头,当下右手指着崔仁师笑道:“联富有四海,金银财宝不计其数,难道连搞赏将士们的东西都拿不出来吗?好了。

    你回去告诉他们,他们的心思联已经知道了。

    这些东西都是他们的历代祖先辛苦所得,联不能夸人先祖留下来的东西的,只要他们能安心为联。

    为朝廷效力就可以了。

    这些东西联是不要了。

    来人,给这些世家每家赏金十两,以示嘉奖。”

    “这个”臣代他们谢过陛下了……

    崔仁师脸色一红,赶紧拜道。

    “陛下出身世家,当与世家共治天下,只要他们能忠于陛下,陛下不吝赐赏,但是若是三心二意,恐怕那柴氏、郑氏就是他们的榜样了本文本在一边笑呵呵的说道。

    “对,对。

    看来这些世家还是忠于陛下的崔仁师双眼暗怒,但是脸上却堆满了笑容。

    “好了,中书令,你回去吧”。

    卢照辞挥了挥手,道:“这些家伙把联当做杨广了。”

    “确实如此,这些家伙都该罚。”

    崔仁师也连连点头。

    笑道:“臣这就去骂他们一顿。”

    “好了,好了,下去吧”。

    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中书令,皇后娘协四占在即,让我那岳父大人也来趟吧!,”“是,臣这就去派人去请崔仁师赶紧退了下来。

    “哼!若非文本阻拦,联真的将这些田契给接了过来了。”

    卢照辞冷哼道:“这些世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陛下,刚才做的很对。”

    本文本点了点头,道:“如今世家实力很大,陛下要想造福苍生,还得忍耐才是啊!只有平定了天下这样一来,世家才是能暗弱一阵,到时候,再来实施新的土地政策也是不迟的。”

    “联知道了。”

    卢照辞摆了摆手。

    道:“好了,本先生,待皇后娘娘诞下麟儿之后,联就要御驾亲征洛阳了,到时候,长安城就靠你了。”

    “再遵旨术文本见卢照辞眉头紧皱,显然还是在为土地之事而心烦,但是他确实是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得退了下去。

    “土地兼并,如何能防止土地兼并呢?”卢照辞待举文本离开之后。

    望着眼前的奏章,眉头紧锁。

    土地问题是一件大问题。

    困扰了华夏历史上的无数统治者,历代王朝到了后期,都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土地兼并的问题来,然后使的那些百姓毫无立锥之地,这样一来,加上天灾**,农民起义就不可避免的爆了,就算平定了农民起义,帝国的实力也受到了严重的损耗。

    再也支撑不了多少年了。

    卢照辞知道若是任由世家在继续展下去的,恐怕要不了多少年,整个大唐的那些生活在底层的百姓,也会没有可耕之地。

    无奈之下,只得成为那些大户人家的佃户,朝廷的赋税也会因此大减。

    更加不利于朝廷的统治。

    “来人卢照辞深深的叹了口气,淡淡的喊道。

    “陛下成公公赶紧走了进来。

    “换身衣服,随联出宫。”

    卢照辞挥了挥手,那成公公不敢怠慢。

    赶紧命人替卢照辞换了一声衣服,自己也脱了太监袍服,领着御林军的几个卫士护卫着卢照辞,径自出了宫门。

    “阿郎,想到哪里去?。

    成公公小心翼翼的问道。

    “哪里热闹啊”。

    卢照辞笑呵呵的问道。

    “那自然是东市和西术了。

    不知道陛下想去那个市成公公赶紧问道。

    “那就去西市吧!”卢照辞坐在马车内,淡淡的说道。

    “是,去西市成公公赶紧对赶车的卫士说道。

    一行数人径自朝西市而来。

    西市,四面各开二门,市内有四条大街,把该市分成九个方形区域。

    街宽各百步,两侧有衣肆、药材肆、坟典肆、鞘辔行、绢行、秤行、麸行、帛行、寄附铺,经营各种商品交易的商贾近千家。

    大街四周又设有很多旅舍、旗亭酒肆及饮食摊点。

    通过丝绸之路来到长安经商的西域及中亚、西亚等地的“胡人”也多聚集该市,经营金银珠宝,并购买有中国特点的丝绸、瓷器等运回国去转卖。

    这个时候,西市虽然还不如东市的繁荣,但是也差不了哪里去了。

    卢照辞坐在马车里,听着旁边的喧闹声,心中的烦恼不由的消失了不少。

    “停车,联要下来走走。”

    卢照辞忽然敲了敲车厢,马车顿时停了下来,卢照辞掀开车帘,就从马车上跳了下来,又在几个卫士的护卫下。

    在热闹的西市中行走起来。

    “咦!这地方以前好像是一片臭水沟啊!怎么变成这副模样了卢照辞忽然指着秤行旁边南边十余亩的土地惊讶的问道。

    秤行的南面以前是长安西市有名的垃圾之所。

    号称十余亩坳下潜污之地,为旗亭之内,众秽所聚。

    但是如今到这里来却见是繁华无比,酒楼、酒肆等等都无比显示着这里的不平凡之处。

    “呵呵,这位郎君指的这可是这窦家店,看来,郎君起码有好几年都没有来长安了吧!”这个时候路边的一位老人笑道。

    “老人家,为什么这里又叫做寰家店呢?。

    卢照辞走上,好奇的道。

    “郎君有所不知,这里以前就是倒赃物的地方,后来,那个大商人寰义买了这里,花了三万文钱就买下了这一片十亩之地。

    寰义在水洼中立一木杆,杆顶挂一面小旗。

    再围绕着地沿塔起六七座临时小房,雇人制作煎饼、团子等食物。

    召呼小孩投掷石块、瓦片击木杆上面的旗。

    击中的,奖给煎饼或团子吃。

    两街的小孩争相前来投掷。

    不到一个月,居然有上万人次来投掷石头、瓦块,池子迅填满了。

    窦义在填平的这块地皮上,建造了铺面房二十间。

    租出去。

    每天单房租就可以收取几千钱,获利甚多。

    这个地弈由此得名“窦家店”“哈哈,这个窦义的确实是个奇人。

    老人家,知道这个寰义住在什么地方吗?”卢照辞顿时来了兴趣了。

    “就在前方,西市中最大的那套宅子就是他家的了。”

    老人家乐呵呵的说道。

    “好,如此有劳老人家了。”

    卢照辞扭头就说道:“走,去见见实义。”

    (访问h>

    m]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