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例
    “驰城,驰城。”楼下有人在叫我。

    我走出阳台望下看,原来是村长,一个40多岁,双脸满是肉的中年男人。

    “村长,怎么啦。”我走下楼,开了门。

    原来村长是来收钱的。

    因为过两天就是年例了。

    每家每户收点钱作为年例的经费。

    “年例是什么?”送走村长后,小洁问我。

    年例是茂名地区乃至粤西民间过年最隆重的一个节日,

    在这里有“年例大过春节”的说法。

    据说,明、清时年例就已记入粤西的地方志。

    光绪《茂名县志 风俗》有载:“自十二月到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

    小洁睁大眼睛,表示不懂。

    呵呵,其实以前也有很多个同学问过我有关年例的事。

    年例就是一个地方节日。

    以土地神的“社境”为单位,一个地方(有的为一个村子,有的为一个管理区,有的为一个镇)一年之中在一个固定的日子里做年例。

    类似于元宵节,又不同于元宵节。

    年例那天,当地村民就会敬神、游神、祭祀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等。

    “热不热闹?”小洁双眼冒光,显得很兴奋。

    “那肯定热闹啦。反正过两天你就知道的啦。”因为过两天就是我们村的年例了。

    小时候最喜欢过的三个节日,就是春节,年例,中秋节了。

    春节,年例可以“逗利是”,“放鞭炮”,中秋节可以“吃月饼”。

    “游神是怎么回事?”这下轮到老二问我了。

    游神,是年例的一个最隆重、最典型的活动,是年例的代表。

    把“神像”请出来,由强壮的年青人,抬着“神像”在村中指定线路游行,场面十分热闹。

    “这样说,一时间也是很难说明白的,反正过两天,你们就知道的啦。”我一时间也不知怎么向他们详细描述。

    “年例,年例。”小洁,老二突然很期待年例的到来。

    我此时想的,倒是怎么把殒石找出来。

    这时,小洁起身去了我家厨房。

    “对了,殒石藏在哪里的?”老二马上问我。

    “嘘!”我示意老二小声讲话,其实老二讲的也够小声的了。

    “在祖屋厨房那个灶下。”我靠在老二耳边说。

    “啊!真的?”老二半信半疑地看着我。

    当然了,我也只是个猜测。

    “你们两个大男人,在叽咕叽咕地说什么?”小洁从厨房拿了碗咸菜出来。

    “在谈论年例的事。”我赶紧转换话题。

    “怎么使开小洁,然后去祖屋找殒石呢?”我在思考着。

    “老二,你不是带了手提回来吗,给我上网,联系一下同学。”吃完早餐后,小洁突然向老二说。

    好机会!

    小洁想上网,老二马上从房间里抱出手提,放到小洁房间里。

    “那你在房里上一会网,我同老二出去走走。顺便把你从河里捡回来的那几块石头,扔回河里去。”我对小洁说。

    “没问题。你们不用急着回来。我要上几个钟网的。”小洁笑着对我们说。

    我同老二对望一眼,然后走下楼。

    在楼上看着阳台,发现小洁没走出阳台,我同老二马上闪进了祖屋里。

    “会不会小洁故意这样的,然后再跟踪我们。”老二不时的回过头。

    是呀,我也有点怀疑了。

    在祖屋门口,等了几个钟,没见小洁下楼,我同老二就往厨房走去。

    祖屋的厨房就在开井旁。

    由于厨房多年没用过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