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帝国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107章:疯狂的谋划(2/2)
    从地缘因素上来看看:

    首先,我们德国位于欧洲大陆较中间位置,不要说征服整个欧亚大陆,就是要占据整个欧洲,我们都必须无奈的选择两线作战的尴尬局面,而两线作战则是兵家之大忌。

    其次,是我们的国土面积太过狭小,资源不足,因此导致战争潜力比较低,没办法在开战之后继续扩充实力,这就完全不同于美国,一动员到战时体制上,不但可以支撑自己在两线作战,而且还能够支援盟友;

    其三,也正因为国土面积小,毫无纵深可言,使得国内的军工生产很容易就遭到破坏,没办法有力支援军队,不像前苏联那样,前面一开战,立刻将军工厂撤到乌拉尔山以东继续生产;

    再从从海缘上的因素来看:

    我们是大陆国家,传统的强项是陆军而不是海军,所以没办法打败孤悬海外的英国,也就使得英国成为了盟军反攻的桥头堡;海缘上的缺陷也使得我们要想保住哪一块领地,都只能依靠陆军,面对盟军的舰队,海军却无能为力,最终导致北非德军的失败,也没法阻止盟军在法国海岸的登陆,还必须在挪威留下几十个师来阻止可能出现的登陆。

    第二,是战略决策上的重大失误。

    其中第一个重大的失误,就是把战争的矛头指向苏联。

    说句良心话,在当时的那种形势之下,不管什么时候打,德国都打不赢苏联!即使德国占据了除英国以外整个欧洲的资源,但是还是不如苏联的资源多!整个欧洲的资源都比不上苏联的资源多,哪怕我们再加个日本!

    轴心国能坚持这么久甚至在开战初期能够处于优势和攻势只是因为便宜捡得太多而已!如果不是采用绥靖政策,我们当时就连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都拿不下(当时我国的武力威胁只有十几个师在德捷边境,而捷克克有40个精装师)我们在把这个欧洲交通枢纽国家和世界经济军事第7的国家占为了己有之后,才有了打波兰的资本了!在我们打波兰的时候,英法两国却静坐观战战,而苏联却谨守与我们签订合约,这才让我们在初期侥幸占了优势,如果这时英、法、苏联三个个国家谁要是动我们一家伙我们都马上就得完蛋。

    如果我们的元首不提早进攻苏联,苏联是不会进攻德国的。在东欧战场:我国在对苏战争初期是因为苏联没想到我国会在没有打败英国的情况下,冒着两面受敌的威胁开战,再加上双方签订的《苏德约定》,也就放松了对我国的防御,因此我方才在战争初期获得了成功。

    但是随着战争推移,苏联的优势便接踵而来。当我军准备进攻莫斯科时,我方对苏军的力量估计不足,原以为五个星期就可以攻下莫斯科,因此没有将防寒的物资算入补给物资中。但在战争进行到11月份时,我国士兵便一直在无法忍受的寒冷中战争,天气冷得士兵们连枪都拿不起来,苏军抓住机会立马进行反攻,歼灭我军50万人。而随后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我军也同样因为寒冷和重来没有打过的巷战而损失兵力150万,而其火炮,坦克的损失更是不计其数。最后,在整个东欧战场我军损失人数达500万人之多,可以说东欧战场的损失就已经让我军没了回天之力。这就是盲目攻击苏联,和强势敌人对抗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其中第二个重大的失误,就是我们当时领导人的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军事力量,只是把目光一直放在陆地上,为自己拥有强大的陆军而沾沾自喜,完全不懂得控制天空和海洋的作用。

    我国在二战以前,在战术上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我们的诸兵种协同作战的理论和实践,已经达到了世界最先进的水平。在航空兵密切协同下,以装甲兵和机械化步兵为核心的强大陆军成为了我国在欧洲大陆上所向披靡的尖刀。

    但相对于陆军,我们的海军比陆军就逊色得多了。我们不单是没有稳固的制海权,随着战争的推移,我军还丢失了制空权。到战争后期,精锐的德军装甲部队被对方的空军制约得寸步难行的时候,才使得许多我们扼腕叹息。这一切都是我们的战争领导人对海军和空军的战略作用认识不足造成的。

    在战争初期,我国的潜艇数量可怜到连实行狼群作战都不够的地步。而在战争期间,我国潜艇的研发缓慢,屡屡受制于对手,导致在关键的大西洋战局中最终失败。这一切的发生都是我国领导人战略思想落后的后果。

    由于没有制海权,在法国战局胜利后,我国没有办法让英国屈服,我们的百万雄师只能和英国隔海相望。更为可怕的是,由于制海权的缺失,漫长的海岸线成为我国的负担。英国可以在处处给我国造成威胁。为此,我国不得不在海岸线留下大批的军队防卫,使西线成为我国的一个毒瘤。在北非,隆美尔的部队也因为制海权的丢失,后勤补给被切断,在距离胜利一步之遥的时候停止了脚步,最终惨败于阿拉曼。可以说,这正是制海权的丢失才使得我国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

    虽然制海权丢失了,如果享有制空权也同样能够夺回制海权。可是我国空军却没有能够做到拥有战略制空权这一点,这与我国领导人重视战术制空权忽视战略制空权有很大的关系。

    其中第三个重的大失误,就是在东线,我国太过小瞧了苏联人,就象在中国的日本人一样。

    认为在冬季以前就能结束战争,所以连棉衣都没有准备,一至于德军的战斗力随天气的转冷而不断的下降。苏联人用他们老祖宗对付拿破伦的方法,烧掉了自己的房子,带走了食物和衣物,使得我军即便占领了城镇也得不到给养。另外苏联的铁路宽度并非是西方世界的标准尺码,要窄一点,这严重影响了德国的机车,直接从本国运送给养。当然,苏联人民顽强的斗争意识是我军在苏联失败的最大原因。

    其他的如我们的战前准备不充分,兵员不足。军械准备不充分,密码被破译而不自知,领导人的猜忌及刚愎自用等等,都是问题,但是我前面所述的问题,则是根本性的,致命性的重大问题。”

    在听了联邦情报局局长弗兰克斯对德国二战失败的原因分析之后,联邦总理弗雷德对弗兰克斯大加赞赏。

    接下来,联邦情报局长弗兰克斯对于如何避免重蹈二战失败的覆辙,如何深刻吸取其中的教训,怎样制定新的对美战略行动部署等等,又做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

    弗兰克斯的一番高论,令所有在场者都对他刮目相看!

    而联邦总理弗雷德更是对弗兰克斯青睐有加,而且还认为德意志有如此精明人物,对美国下手绝对是志在必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