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三国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六十三节 天灾人祸(2/2)

    帝国立国并不久很多人的价值观在此之前早就成形特别是北方的人他们所学的儒家与南方的儒家有很大的不同以前没事就没事现在一出事自然有人跳出来。

    此人是崔琰是原汉朝的顺民昔曾为曹操的尚书不肯顺从曹操称帝后来青龙时期辞职他在许昌(原曹操帝都)开办了〈华夏时报〉为二流报纸在一些汉朝遗民中还有点市场。主要报导北方之事针贬时世虽不敢公开扯大旗造反但不时刺朝廷一下的事也不少。

    几乎一说起崔琰官员们都皱起眉头他可是个顶心顶肺的混蛋加三级的家伙。只是他有点聪明打擦边球不触犯底线就是不犯法(他如果号召大家去反对皇帝那么官府即时可以砍他的头)官府一时也没奈他何。报给皇帝听皇帝何许人也?有容乃大只是哈哈一笑并不理会。

    崔琰在〈华夏时报〉登载评论员文章洋洋大观过万字大意就是此次大旱加上骇人听闻的黄河断流和热死人完全是因为朝廷出兵打仗所致自帝国出动军队南征北战一路留下的累累白骨杀戮过多有伤天和有负圣人的仁义之教导致上天降罪!如今之策当改弦易辙修回圣人的仁义之道行王政当令天下归心而无今日之祸矣!

    这类刺头的报纸华歆看后勃然大怒立即化名“寒江钓翁”在全国大报纸《江东日报》的页刊登反击文章道:“我华夏一族盛名远播威服八方。其存亡之道当以仁义治于内以干戚致于外。四海之内皆我族类当共沐圣上恩泽。四海之外皆为夷狄敢有称兵来犯者———虽远诛之!”

    他**裸地说:“我们中华民族对于世界和人类有着重大的责任顺我者为我族不顺我者我等当以刀剑传道。我们华族的四方战略应该一手刀剑、一手《论语》彻底让周边的蛮子统统都深受我儒家影响(毒害)让我华夏之地周边无蛮族!”

    骂了一通稍稍解气却不解恨遂找到法务大臣荀攸要他着下级法庭出传票捉人!

    荀攸双手一摊道:“本官难为也!按《大元律》当依法办事圣论曰不以言论杀士如今风头火势我们捉人只怕是人家说我们心中有鬼!而且他现在居然是乡议局的议员朝廷自有体制不是想捉就捉的!”

    他与崔琰有香火之情多为推搪之意华歆不得如愿由于有着制约虽贵为辅也并不能随心所欲。只好调动舆论机器多家大报轮翻齐上把护国真人于吉的话登出来又登出大地图指明我们天朝的煌煌伟绩岂是几只蚊子哼哼哼就能阻止得了?

    这些报纸类似的文章铺天盖地南方人深受皇帝毒害当然看不惯崔琰南方人齐声痛骂崔琰而北方官员只能附和南方官员因为他们不能反对朝廷大政北方民间跟着皇帝的好处多多又会有几个人跟从崔琰?!

    崔琰势孤但风骨极硬任尔风吹雨打他就是不低头不断在他的小报纸上翻典故著文章大报系也是舞文弄墨你来我往令诸多读者看得津津有味。

    华歆有些苦恼这番“炒作”反令崔琰的名气大增他的报纸竟销量翻了二三倍!

    僵局还是由一家小报《太阳日报》来打破了它是一家专门刊登低级趣味的报纸例如青楼消息各大明星的小道消息等等有自己的狗仔队这家报纸的主编是个酒鬼经常喝得烂醇被人告上法庭是常事奇怪的是他总能平安无事他的垃圾报纸也不倒闭。

    《太阳日报》语出惊人地写道:“天之所以不下雨完全与至尊的皇帝陛下的龙种有关!”

    文章分析道:“自陛下神降他的管辖区内素来是风调雨顺皇帝于青武十年春节出下西洋当年依然风调雨顺。可是青武十一年他一直在外地天灾大盛实为皇帝龙种没流在本国、尽流于外地所致!”

    又继续分析道:“龙种是何物?甘霖也所谓龙打一下喷涕即为小雨一阵龙种的功效当然是no1。国家之所以出事乃陛下久离龙种不润泽本国所致。只要皇帝国在国内一洒龙种本国就会掂到冇得咁掂(稳妥)。”

    文章呼吁至尊的皇帝陛下在南征北战时有必要在本国多留龙种就算身在国外也请抽空回来留下龙种俾使本国得到恩泽风调雨顺云云。

    皇帝在国内平安无事皇帝在外就出问题应该是后妃们镇不住国家但此话不能说。因此《太阳日报》就胡说一气问题是很多人居然相信《太阳日报》的话要说嗜杀失德造成帝国有灾可是以前打北方外族时杀的人也不少甚至南匈奴也被灭族何以没有事情生?那时皇帝可是打完仗就回国龙种当然是国内后妃们享用了。

    这段“肥水不流别人田”的说法一传来甚至一些大报纸也转载结果看过的人基本上都以之为然当时的人极迷信他们真心相信皇帝是龙是神人啊!这么一来《太阳日报》反而成为正解其它说法统统靠一边站!

    宫里的后妃们也看见了几乎被它吹胀大骂《太阳日报》好生无礼!心中却不无欢喜之意。华歆看后自叹不如好奇找kgb(克格勃国内安全部)查他老底更是佩服到五体投地。

    那《太阳日报》的主编是个退役军人具有军方背景kgb一查下去那醉鬼主编竟是gru(帝**情局)的人!因此kgb不能查下去了以免泄露他的身份。

    gru的老顶可是奸人贾诩啊!他不动声色一下子就把本国的争端给平息下去了。

    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旱魅在北方肆虐涝魔则兴高采烈地跑到南方作客。

    报纸头版头条:“长江洪锋抵荆州军民五万上坝抗洪!”“云梦泽泄洪江水暴涨!”“扬州、荆州地界暴雨连绵淮河、长江水位急剧上升。”“湖口水文站测得洪水流是历年来最高!”

    到后来就全线告急已经形成涝灾大量农田被淹收成尽泡在了水里帝国的南方北方鸡毛鸭血大家都纳闷极了:“这天时在搞什么鬼?!”

    虽然遭遇巨大的灾难可是子民并没有减弱丝毫对帝国的忠心与信心!

    信心来源于皇帝之政帝国三大重地:黄河、长江和珠江任何一个流域的土地全力开动所产都能够支持全国百姓的食用如今黄河、长江生灾害珠江流域却是无事在今年初遭遇灾难时帝国农业部已经部署珠江各地把田地都种上粮食(以往各地起码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休耕的)珠江流域收成足以支撑全国百分之七十的粮食供应!

    各大报系的老板和主编受邀前往帝国农业部的帝国直属粮库参观进入库房区广大的面积足有二百亩地面整洁一座座囤房气派地立着给人一种踏实感令人惊奇的是在库房区还有猫每只猫负责一间囤房都领受帝国官府的津贴供养。

    农业部的官员介绍道:“秉承皇帝意旨帝国的储粮存建设成绩斐然库点遍布全国各地重点放在产粮区和销售区现在粮库二百五十座储粮达八十亿公斤能供全国百姓一年食用!全国百姓就算不从事生产一年也饿不死。(当然不从事生产是绝不可能的)”

    所谓“无粮不稳”一个国家的存亡粮食问题是关键!执政者如果不踏踏实实解决农业问题亡无日矣!

    如果说国家粮库给了百姓一个定心丸另一份大礼的送出无疑令到全国的农民欢天喜地。

    帝国以“金凤颂诏”的隆重形式正式宣布从今年起农民的田地只须交纳十分之一土地的粮食收成给国家上交的粮食主要用做国家储备。在今后国家要想收粮也得用钱买了!

    经过三十七漫长的经济建设终于走到了这一步在以前是不大可能做到的。

    至此一切争端完全烟消云散认为帝国不行仁政的崔琰的报社竟被一群愤怒的农民冲过去砸得稀巴烂他本人也被打成猪头!

    帝国警察赶来却不能逮捕任何人因为那些农民有不少就是乡议局的议员在没有罢免他们之前是不可能逮捕他们的农民们怒不可遏地对崔琰道:“皇帝的口碑就在我们心中尔敢亵渎我们心中的神必将付出代价!天大地大皇帝最大千古明君就是本朝皇帝!何为仁义?!那些人说得一点不错对自己老百姓好的皇帝行的才是真正的仁义!”

    时机已经成熟当地官府吊销了崔琰的营业执照就无人反弹。

    帝国不乱杀人贾诩再施阴手着兵部出令要崔琰军前效力!前往北方边防军报到(他若不去就可以把他抓起来帝国并没有免除兵役)要他见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再来说仁义!

    ……

    天灾势不可当**接踵而来!

    帝国台湾岛台北县城衙门正堂二名警察扶着浑身是血的一个少年走进来少年用力地击起鼓来。

    在那时的衙门还保留着鼓槌但人们已经很少用到了一般只用于紧急通知时使用咚咚的鼓声震动全衙门官吏们迎出来少年凄厉叫道:“倭寇袭我钓鱼岛杀我全家请大人给我家人报仇哇!”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