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三国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三十一节 湿婆李
    “o平!”李亦奇一拍龙桌一跳三丈高:“荒唐!朕居然会是他们的劳什子大神!老子是黑眼睛、黑头黄皮肤最纯种的华夏人!”

    厅内大臣们却另有看法他们都看过cia的“黄金海道上的宗教情况”的报告报告说道:“湿婆是婆罗门教中最受崇拜的神之一其中的意思是昌盛或吉兆既象征毁灭又是起死回生者(不毁灭哪来的创造呢?)但一般被视为具有破坏性格的神还象征了生殖力量。

    大臣们心中嘀咕着:皇帝与阿三的湿婆还真是相象!到达人家的国家杀掉人家所有男的是为毁灭;让本国士兵去jian敌国女人生下孩子重建地方象征了繁衍和再生;至于湿婆象征着**更不用说了如果他呆在帝国本土大部分的时间是和女人呆在一起的他的王子和公主生了很多。

    从后室转出贤妃大乔正容道:“陛下臣妾以为他们没有说谎话。”

    李亦奇谓然一叹道:“朕也知道他们没说假话说话时他们中气很足信到十成十唉……”

    他沉声道:“大家认为如何?”

    贾诩徐徐道:“臣以为在股市有句话:拿到手的现金最可靠其它的皆为泡影。或许不答应丹瑞的意见好处会更大可是我们能马上拿到一个国家就是最稳妥的现金!”他为人现实最讲利益长远战略或者不足当前局势他从不会吃亏。

    马良摇头道:“此言差矣!一个宗教的大政是以前定下的当坚定不移执行。若同意丹瑞的意见只怕是短痛少日后坏处多;不同意的话短痛多日后坏处少。”

    庞统以马良之话为然诸葛瑾却同意贾诩的看法。

    李亦奇坐不住了站起身在厅内踱步大家的目光跟着他转就看他是否乐意当李亦奇阿三了!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关系到帝国战略思想的大改变。

    一直以来帝国对于宗教的态度是很简单大力扶持三圣教其它宗教一律消灭。成为单一宗教后好处是极大的起码日后国内的宗教冲突大为减少内耗也就减少了。

    按李亦奇的想法杀光阿三他也毫不含糊。

    可是现在这个局面唉!这世间真是连皇帝也不能随心所欲啊!

    李亦奇的脑袋象风车一样转思绪万千:“马良的话下半截总结得最对!可是从实际利益出我应该用贾诩的方针!

    三万帝**攻打十二万打游击战的神军大家死光光。

    要对付游击战最好的方法就是“足够浓度定理”如治病一样一日三次下药吃够为止。象多金的米国打不过游击队而号称“贫穷的强大军队”的pla能在极为恶劣的情况下打羸游击战其实无它唯人多耳!

    三万帝**与六万神军联合去攻打阿三大6所过之处凡是阿三的婆罗门教信徒统统投降……

    头痛!

    嗯!要说到阿三神教其实比起中国的孔夫子教还要弱!阿三神教认为今生的一切是前世的报应今生的苦无法改变只能求来世多福所以阿三很少与生活抗争。用阿三神教的教义他们养成了温顺和善的性格大都安于天命、老实本分、易于相处、乐于助人对宗教与神明充满热忱和虔诚。

    儒家之术比阿三神教高级在愚味年代阿三神教是出世冷眼观世间它认为人可以不断转世所受的苦不过是无限远的人生历程中的一朵小小浪花。儒术着眼于入世与其说儒术是一门宗教不如说它是一种为人处世态度在汉元朝代儒家之术处于上升阶段儒术向着忠君报国、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方面倾向对于保持一个庞大帝国的凝聚力和活力有着莫大的好处。

    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他李亦奇当了阿三大神的转世那么必然得到信徒的绝对支持和向心力阿三神教是应该在帝国的神坛中占有一席之地。作为一个精明的统治者可以利用宗教来巩固他的权力统治让宗教成为麻醉人们思想和意志的精神鸦片。

    他心中一震!三圣教中的如来佛也是阿三那里传来的既有一为什么不能有二呢?至于日后的宗教冲突在我万岁之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李亦奇沉思着:“存在就是合理阿三神教能传承几千年而不亡自然有它的合理之处!”

    恶毒地想:“或许信仰阿三神教的人更容易统治吧?我地中国佬有个特色技就是包容和改造就让我扬我们中国佬的‘拿来就改改了才用成为有中国特色的东西’的优良传统把阿三神教改得面目全非吧!”想到爽处不由笑了出声等在不远船舱的丹瑞和各婆罗门齐齐打了一个寒噤!

    想通了归座大臣们洗耳恭听圣论。

    皇帝却没有说做不做阿三而是离题万丈地问道:“庞爱卿你说说贵霜帝国和波斯的情况!”

    庞统回道:“陛下乞调地图!”

    “准!”

    地图官上前从皮包里取出了彩色大地图展示。

    这张地图只有皇帝的心腹才能看到和用到它是全世界地形图加以现在情况的修正是世间最翔实的地图。市面上买的地图只列出了华族所到地方没有到的地方一律不显示出来。

    庞统指道:“贵霜帝国地域极广东起巴特那(恒河中游)西达赫拉特(阿富汗西部)南至纳巴达河(印度中部)北尽咸海。现近咸海的康居和大宛已经脱离该国不过花拉子模(今塔吉克斯坦一带)依旧在其手中在位国王波调带甲三十万之多!”

    波斯地区现为安息帝国所控制该国现在陷入动乱局势不明。然而实力不可低估可轻易动员甲兵三十万之上!”

    他说完李亦奇把地图抓起来狠狠地道:“以前我们是全国一盘棋现在是全世界一盘棋!这二个国家是帝国的二大拦路虎若能吃掉它们帝国大业已成一半矣!为了打败这二国将会有多少帝国将士英勇捐躯!所以朕何惜朕之名声而且有炮灰为什么不用呢?”

    他转而问马良道:“我们派去西方罗马的oo7邦德就是那个bearxiong他来的的信有这么一段罗马作为强大的国家……”

    马良点头道:“记得!罗马作为强大的国家早就明白了政治上的胜利远大于战争有很多战斗都通过政治来解决的一味的铁血其实并不现实。政治和战争是一对孪生兄弟……”

    皇帝赞赏道:“说得不错我们要权衡利弊就这么办吧!”

    贾诩、马良、庞统和诸葛瑾四臣其实就是皇帝最重要的心腹能对他们交心皇帝这么一说他们都知道皇帝打定了主意万物皆空利益至上!

    我变我变我变变变看我七十二变李亦奇变成了摩罗叉阿三!

    皇帝定下了调手下就要分工先由庞统和诸葛瑾出面与丹瑞讲数(谈判)马良负责粉饰皇帝贾诩安抚军心。

    帝国体制没有决策时大家畅所欲言一旦决定了不管有什么意见都要坚决执行也极少见过阴奉阳违之事因此分派工作给四个臣子不用担心他们当中有人想不开而抵触。

    大家去忙了李亦奇咬着大乔的手指了一会呆想到中国人将要与阿三亲亲密密地坐在一起揽头抱颈互相叫着兄弟你好他就有一种暴笑的冲动世事如棋莫过如此!

    先谈判先小人后君子庞统和诸葛瑾联袂去见丹瑞和五个婆罗门僧侣大家见面寒喧介绍后事情紧急庞统不再废话道:“皇帝陛下已经醒悟他的前尘往事至尊的他就是湿婆大神!”

    丹瑞们大喜一齐合什过顶以示敬意。

    千百年来婆罗门教尊祟大神可是大神是神龙见不见尾现在终于得见大神在世间的转世足令这些虔诚的信徒喜之而涕为之而狂。

    庞统等他们兴奋过了才慢条斯理地道:“我们要谈谈!”

    丹瑞恢复了冷静道:“是要好好谈谈!”

    ……

    双方有共同点都是共奉一个主子那就大有商量余地。

    经过一天多的友好协商和不太激烈的争吵达成协议:

    “帝国皇帝是湿婆大神的转世化身万千为三千世界之主具有的身份是帝国皇帝、青龙、孔夫子在世间的转世、湿婆大神和大自在天(佛)受世间无数子民和信徒顶礼膜拜大元帝国是中土百姓的帝国也是夫甘都卢人的帝国。

    政治地位:夫甘都卢国归属帝国成为帝国的夫甘都卢特别行政区席行政官为总督总督为丹瑞向帝国皇帝效忠总督只管民政该区各个地方按“郡/县”改按官吏大体不不变计八郡六十二县人口七十五万大米一百万斛士兵八万全入帝国。

    宗教地位:在夫甘都卢内可以自由信仰婆罗门教官府要拨出年金以作扶持中土大元的三圣教可在夫甘都卢区内自由传播四个宗教在夫甘都卢区都是国教地位平等信徒可以自由信仰允许同时崇拜多种宗教的神。在夫甘都卢国区内不设立宗教裁判所。因为阿三的神多如牛毛要是设立这个机构只怕要把夫甘都卢人全部关进监牢方可!

    宗教政策只适用于夫甘都卢区之外不受上述决定的影响也不可在帝国本土设立寺院传播阿三神教。(但帝国保护到达帝国本土的阿三信徒)

    尽快成立联合工作小组把四圣教的教义统一(就是自圆其说)、制作一部适用的法律施行于夫甘都卢区;

    军队:加入帝国逐步提高待遇最终按帝**队同等待遇等等帝国此次来的远征军暂时派驻6战4师(夏侯渊、夏侯惇、牛金)在区内驻扎同时派驻政工干部进入原有部队。

    文字、语言、度量衡:印地语和汉语列为夫甘都卢区的共同语言有五年过渡期五年后县令以上的官员必须懂得双语施政学生采用双语教学统一规定只有帝国中央政府的铸币才能在夫甘都卢区流通采取帝国的计量方法与计量单位;

    法律和传统:在适用的法律没有公布之前暂时使用原法律。帝国尊重传统在夫甘都卢区的风俗习惯照旧该放假的节日一样放假。”

    另有种种细项例如税收优惠、中央财政向夫甘都卢国区投入、官府架构等等等。规定夫甘都人有受教育权利、饮用纯净水权利以及使用其它福利设施的权利。

    谈判中丹瑞是不幸的他处于被动地位那个样子丑丑的谈判对手(庞统)说了一大堆夫甘都卢国的政治、经济和宗教的数据准确得令人瞠乎其舌例如大家谈到军队丹瑞要为他的民众争利益(加入帝**队的待遇相当高)就说有军队十二万不过庞统口若悬河指出夫甘都卢区某地有多少兵某某地又有多少兵是吃财政饭的还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农民兵说得一清二楚丹瑞哑口无言!

    只得勉强去争最终是八万人加入帝**队。

    庞统取出一张纸念起来念起了夫甘都卢区的经济数据丹瑞越看越可疑向庞统伸手道:“庞大人请把那份资料拿来看看。”庞统仔细看看后嘿嘿笑道:“别看了这份就是你们的统计报告的原件本官刚刚拿到手你们国内现存的是抄件!”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