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宝迷踪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14 雷公山镇山鼎(2/2)
    周围的人都看得呆了,只见孙哲和那火枫参都忽地飘了起来,火枫参的表面冒出一团团的火焰,尽管离开了土壤,温度也没降了下来。孙哲飘在空中,只能用自己的手将参紧紧握在手心,不多时力道顿失,和参一起掉了下来,重重地砸在了下面的鼎上。

    晓鹏和宋老实将昏迷不醒的孙哲拖回了帐篷,疲惫了一天的大伙都不知该怎样形容这一波又一波的艰险。

    “怎么办?孙哥你的身体,我刚才……你身上的阳气越来越少了”晓鹏想到这几天孙哲身上的变化,自从被那黑水脏东西喷到之后就一直这样,一摸孙哲的手已经如同死人一样冰凉,突然害怕起来。

    “没事的,放心吧”孙哲清醒的时候已经是次日,笑着安慰了一下晓鹏,其实自己的心里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对了,那火枫参是至阳之物,给昆华哥治病用不了那么多,孙哥也可以吃一点的,还可以补充一些你的阳气呢。”

    晓鹏见孙哲神情淡然没有说话,连忙转移了话题:“孙哥,还有那鼎,填满土再埋到土里,真是让人费解。”

    “是啊,真是奇怪得紧。”宋老实见两人没搭理自己,正好也想知道,便也问了起来。

    孙哲侧了侧身子道:“这火枫参是天下至阳至热的植物,看这雷公山的风明水秀,气候也多有潮湿季节,这参原来不是在此处生长,是有人将参移到了这个地方。不过用鼎填土种下,再埋入其中,是因为火枫参灼热无比,转移到这里的人怕这植物的灼热破坏这雷公山的植物,让所有的土地都变得一片干旱,于是用鼎将植物隔离起来,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环境。”

    说完孙哲默默闭上了眼睛,晓鹏担心地看了看孙哲,不知道他是不是真地睡着了,那种仓皇失措只有他自己的感觉最真实,他突然觉得自己的脑海莫名其妙地多了很多东西。

    一大清早,大伙收拾完一切,这才看清楚了这个巨鼎到底是何模样,但见那鼎四方而立,鼎上边沿有很多被刀斧砍过的痕迹,更奇怪的是这鼎既没有雕龙画凤,也没有太多的修饰,鼎口粗糙不堪,一看就是年代太过久远。鼎面上下只有两条细纹,中间雕了一个没有带头盔的将军站在城楼上,后面是一大群的士兵在城楼下背弓搭剑,跪在一旁,仿佛在等待最后的命令,画面格外生动,士兵一个个视死如归,眼神栩栩如生,让人胆寒。

    大家都知道这是文物,扛回去多有不便,荒山野地,本想重新埋了,可宋老实说什么都要抬回去,三人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把这口巨鼎搬回了苗寨。

    孙哲将昆华从医院接到了苗寨,近几天来,请来的护工照顾得还算周到,晓鹏把火枫参削了指甲大两小片,熬了三份清水一般的参汤,剩下的全部被他小心地用符包裹起来。这火枫参解万毒,且对身体大有补益,这三份参汤一份给昆华治病,另一份留给了宋老实的女娃,虽然治不好主魂,至少身体上好了很多,只看到昆华喝完,孙哲才喝了一份,顿觉阴冷的身体温和了许多。

    由于昆华身体还没有彻底康复,大伙便决定留在寨子多留几天,等他康复便踏上归途。近来苗寨热闹非常,新一届领的选举展开了,全寨都知道宋老实带来的人救了寨子,揭露了领的恶行,在欢呼声中,新的领也诞生了,宋老实把山里的鼎也贡献了出来,大伙在接龙桥举行了格外隆重的祭天仪式。

    为表感谢,新的领把血葫芦送给了三人,三人一再拒绝,可苗家本除了原来那个奸人领都搞不清楚这东西的详细,也不想留着那奸人的东西,看着全村的一番盛情,孙哲晓鹏也就没有再拒绝。忙活完了祭天仪式,大伙便帮着宋老实抬鼎。

    由于上次搬动的人少,只能看到了鼎身,这次村里的人们把鼎整个举了起来,不想这鼎底一片苍棘,七横八竖的几条剑痕之下醒目地刻着数个大字:“彭越之臣,定克守死节,籍托恩重于将军,此沛无信,籍愧于心乎,独毁盟诺之谊,对峙于前,诛之,大善,不然,则使返始会稽。追本逐元,取其迹,后突而起,待回出师,若无据土,可再谋堆积,是为下计也。”

    这一段大字清晰地刻在了鼎底,就在大字的下侧,还刻了一段非常模糊的小字,依稀还能看出上面写的是:“遗一人之力,较兴亡而裂矣,哀声天禀,嚓呼,听鲁所陈之诧异,奈何霸王陔围不渡,后计何谓?人何恨焉,只可降城保民,葬主安息,李自随之,特此之报主忠矣!”

    孙哲扶着快康复的昆华都围在了宋老实家的院子里,大家都仔细地观察着这突来的文字,都分析了许久,始终带着不解的表情。

    然熟悉历史战争的昆华可看得来了兴趣:“这东西我也没完全看懂,但我已经可以断定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留言,大概的意思是,彭城的将士们,都是忠心无比的,我项羽托付的事情给将军你,因为刘邦没有信用,项羽我愧对自己的心,只因为刘邦一人破坏了楚河汉界的约定,连累大家,现在我项羽与他宣战。杀了刘邦,则是好事,若不成,将军就回到会稽当年起兵的地方,找回原来的东西,用此就可以再动兵士而起,去攻击刘邦的后方,待我项羽回来,就算失去了所有的地方也无所谓,还能拿积蓄再夺天下,不过这是最坏的打算。”

    见众人听得有些困惑,孙哲看了看昆华,指了指下面那一段的小字,昆华瞪大着眼睛看了半天继续解释道:

    “我认为这下面的小字应该是那个姓李的将军自杀前说的。他说就一个人的力量,又怎么能改变这兴衰破裂的局面,现在悲鸣只能对着苍天哭诉,我在鲁城听人说,得知了霸王你在陔下被围,本可渡江而放弃渡江自刎乌江了,我不明白既然如此,为什么还留给我命令,这种遗憾的恨让人无法甘心。现在大事已去,只有开城投降不再让百姓受难,埋葬完你,我自会追随而死,保证对您的忠诚。”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