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不可以改变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五章 祝你痛苦(4)
    第十五章  祝你痛苦(4)

    可想而知,这对她是何等沉重的打击。她病倒了,但疾病并没能挽救他们的婚姻。她带着分得的一半财产,搬离了过去的家。但是搬出的只是身体,她的情感依然残留在过去。她不明白,为什么15年的付出,会在一夜之间东流?为什么她这位任劳任怨的贤妻良母,就这样轻易败给一位初出校门的年轻佳丽?一种无以言之的酌人伤痛,嵌入心底,久久挥之不去。

    身为女人,我很同情这位现代秦香莲的不幸遭遇,但更多的是感慨和不平。秦香莲的故事发生在北宋年间,至今已有近千年,但却仍是前见古人,后见来者。这是为什么?除了女人自身的脆弱与局限,多年形成的传统文化也对女性的心理和成长起着一定的误导和固化作用,无形中加剧了她们的弱势地位与附属角色,从而增加了她们命运的悲剧色彩。

    一个最明显的事例,就是许多女性都和旭佳一样,或多或少受到贤妻良母这一传统观念的影响。“贤妻良母”本身就是传统文化向男性权力倾斜的产物。因为并没有与之对等的贤夫良父。男权文化的特征,就是对男女两性,采用双重标准。一方面,为了适应社会竞争需要,他们让自己变得富有、野心、锋芒与斗志;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家庭生活,他们希望女人变得更加平静、顺从,甘当绿叶,任劳任怨。

    在这一性别角色分配中,男性始终是清醒的,积极的,而女性却是被隐瞒的,消极的。许多女性决定做贤妻良母时,并不清楚这一角色所要支付的成本与收益,更不用说未来所要承担的风险了。其实,贤妻良母从功能到形式,很像风险投资商。二者都是把资本(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在别人而不是自己身上,因此隐含着巨大的风险。因为是在种子期投入,要选择高成长性的潜力股。不同的是:风险投资是以盈利为目的,因此会选择恰当时机(通常是公司上市)、以股份转让形式撤出获利,再把资本投入新公司,进入良性循环。而不是期待成为长期持股人,这一点是贤妻们做不到的。没有人在结婚之时就想到离婚,所有的妻子都希望自己成为永久性持股人,因而往往会受到来自丈夫的反对继而反抗,因为他们一旦步入成功者行列,身份已与当初不可同日而语。名声与财富,就像蜜对于蜂,会引来众多佳丽。她们有着贤妻们所不具备的青春与美貌,因此往往在竞争中成为赢家。这就是生为女人的悲哀,你可以在道德法庭审判他,也可以在经济上获得补偿,但弃妇的命运在劫难逃。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