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宝贝健康计划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五章 新生儿的疾病预防(10)
    第五章 新生儿的疾病预防(10)

    此病发生主要是由于外部环境温度过低,所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一个重要的预防措施。为了预防新生儿硬皮病,新生儿居住的房间温度必须满足要求,注重良好的保温护理。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不周的新生儿护理引起的。只要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尤其是对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就可以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病率。

    处理接种疫苗后发热人工免疫剂进入人体后,对人体形成一种外来刺激,刺激身体产生发热及其他全身反应。那么,预防接种后应如何处理?

    首先,我们应该看一看发热程度如何。体温在38.5℃以下无明显不适,不需要做特殊的处理,因为这种发热是正常的反应,可以在短期内消失。如果体温在38.5℃以上,且全身不舒适,可以给予小剂量的退热剂,如扑热息痛、阿司匹林等,让新生儿多喝水。这种接种后发热通常持续很短的时间,发烧具有反应性质,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如果持续发烧,或体温不断上升,那么就应该考虑是否有其他感染的发生,并根据感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抗感染治疗措施。

    在新生儿接种后,身体可能会有发痒的感觉,不要让孩子抓挠,否则,可能会导致局部感染化脓,导致感染性发热。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局部感染的治疗工作。如果局部感染严重,就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新生儿预防乙肝

    新生儿是接受乙肝疫苗免疫最重要的人群,因为在新生儿时期如果感染乙肝病毒,其中90%可以成为无症状携带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后果极其严重。30%与乙肝病毒相关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癌都在新生儿期,并大部分发展成为慢性肝炎。因此,新生儿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首要任务。

    由于乙肝可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而乙肝疫苗可间接地预防肝癌。因此,在新生儿期和儿童,打3针乙肝疫苗,可以防止发生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孩子出生后按照国家免疫程序规定的程序接种三针疫苗,即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疫苗,一个月后接种第二针,六个月时接种第三针。、儿童根据0、1、6月接种程序,就可以保护您和宝宝的生命免受乙肝的侵害。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