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孩子健康发展的原动力(17)
正当它们玩得开心的时候,它们突然听到从树丛里传来“嗖嗖”的声音,抬头一看是一只凶猛的老虎,它那灯笼般的大眼睛直盯着小白兔,血盆大口一张一合。小白兔吓得浑身颤抖、惊慌失措。大象伯伯并不害怕,它沉着地走到小白兔后面,安慰它们道:“孩子们,有我在,不要怕。”它灵机一动说:“我们快往河边跑。”到了河边,大象伸出长长的鼻子对小白兔说:“你们趴在我的鼻子上,我把你们送过河。”大象把小白兔姐妹俩安全地送到了河对岸,一上岸姐妹俩拔腿就往家里跑,连对大象伯伯说声谢谢也忘了。
这是一则语言简单的小故事,对于0~12岁、正在学习基础语言的孩子来说,能够听懂故事的梗概,并从中发现“机智的大象伯伯智救小白兔姐妹俩”,得出“一物可以降一物”的道理。这是思维走向成熟的标志,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一步,也是锻炼口才必要的一步。
听和说是人类口头表达情感的主要形式,它既是人类本能的一种生理活动,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现代汉语教育理论高度重视听、说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中的作用。有关言语交际功能的资料表明,在人们日常的言语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也就是说,人们有绝大部分的时间在听、说,可见它们在日常交际活动中的重要性。
叶圣陶曾指出:“必须认识到看书读书就是听他人的话——用眼睛从书面上听他人的话,作文其实就是说自己的话——用笔在纸上说自己的话。读和听是同一回事,写和说是同一回事,不能丢开听和说不顾,只管读和写。”这段话明确指出,应当把听、说的学习放在与读、写的学习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不可偏废。
良好的听、说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积累情感的重要技能之一,孩子们学习各科知识,除阅读外,主要是听讲、听记。此外,报告、发言、讲座、电影、复述等都与听说紧密相连。听、说能力不仅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能力,也是学好各门学科知识的基础能力。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合理而有选择地为孩子提供一些必听的阅读材料,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尝试创新的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