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精神的宝库——伊凡书库
曾经权倾一世、富甲一方的所罗门王到底为世人留下了什么宝藏,“金约柜”之谜能否在宝藏的探寻过程中得到解答?“44-10-66-18”,基德船长留给妻子的这串数字意味着什么?是阴谋还是财富,谁能带领我们寻觅基德船长遗留在人间的神秘宝藏?
伊凡四世在俄罗斯历史上向来被称为“暴君”,人们常称他为“伊凡雷帝”或“恐怖的伊凡”。历史上说他曾放狗咬死大臣并亲手将自己的太子杀死。他的残暴的确是事实,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他本身的才华。
伊凡四世可以说是个年轻有为的君王,他从政之后带领军队四处征战,为沙皇俄国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同时他还是个富有才情的年轻君王,他酷爱读书,在写作和语言上也颇有造诣。据说他曾给世人留下了一个价值连城的“书库”,但1584年54岁的俄罗斯第一位“沙皇”突然去世,从此这个价值连城的宝藏便成了一个巨大的,极具吸引力的谜团。这个谜团的吸引力也并未因为伊凡四世的离去而终止,相反却把众多探险家吸引到了俄罗斯的土地上,他们为寻找传说中的书库费尽了心机。
书库的传说起始于一个叫马克西姆·克里克的修道士。他说,伊凡四世曾收藏了大量的书籍,其中有很多是非常宝贵的古代抄本,其数量之多,足足可以撑起一个大型图书馆。马克西姆还言之凿凿地说出了这些书籍的来源。伊凡四世的祖父是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祖母索菲亚是东罗马帝国末代皇帝康士坦丁鲁斯十一世的侄女。据说,索菲亚从小酷爱读书,收藏了很多珍贵的书籍,当她嫁到莫斯科的时候,又从东罗马帝国的皇家图书馆里带走了很多稀世珍本。伊凡四世即位后,理所当然地继承了祖母的这笔文化遗产。
为了很好地收藏这笔财富,伊凡四世找到了弗恩修道院的修道士马克西姆·克里克,让他为这些书籍编个目录。马克西姆曾在巴黎、罗马的教堂学习过,对编制书目的事情非常在行。他在编制书目的过程中,对书籍中所使用的斯拉夫教会的翻译本同古希腊的原著进行了对照,发现了许多误译之处,并逐一进行了订正。马克西姆的这一做法使莫斯科大主教约瑟夫大为不悦,认为他的这种做法有损教会的尊严。于是马克西姆被迫离开皇宫,并因此被教会开除,在流亡过程中还受到了各种迫害。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