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的谜团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清代龙脉所在——沈阳故宫之谜(1)
    清代龙脉所在——沈阳故宫之谜(1)

    沈阳故宫,原名盛京宫阙,后称奉天行宫,又称后金故宫,始建于1625年,据称是清军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建造的皇宫,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称帝。清代历史上仅有三位帝王在这里生活过。它是中国现存完整的两座宫殿建筑群之一,它以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和浓郁的满族特色而迥异于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那金龙蟠柱的大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万字炕口袋房的清宁宫;古朴典雅的文朔阁,以及凤凰楼等高台建筑,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都是绝无仅有;那极富满族情调的“宫高殿低”的建筑风格,更是“别无分号”。据称这座占地4.6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始建于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建成于1636年(清崇德元年)。全部建筑90余所,300余间。整座皇宫楼阁林立,殿宇巍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是清朝入关之前的皇宫,也是爱新觉罗氏的“龙兴之地”。380年前,清朝的开创者就是在这里,迈出了他们入主中原的一步。380年后的今天,由于史料缺失,沈阳故宫虽仍屹立在沈阳,但它却留给世人许多待解的谜团。

    为保龙脉,努尔哈赤仓促迁都

    1621年,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挺进辽东,并将都城从赫图阿拉迁至辽东重镇辽阳,紧接着就开始大兴土木,修筑宫室。然而,出人意料的是,1625年三月初三早朝时,努尔哈赤却突然召集众臣和贝勒议事,提出要迁都盛京(今沈阳),诸亲王、臣子当即强烈反对,但努尔哈赤坚持自己的主张。努尔哈赤为何要仓促迁都呢?

    民间一直流传:努尔哈赤深信“传统风水”,而他之所以会仓促迁都,主要是为了保住龙脉之气。何谓“龙脉”呢?在风水学中将连绵的山脉称之为龙脉。看似简单的山脉走向,历经众多封建王朝君主追捧之后,就被越传越神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