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鱼是什么动物
《海的女儿》是安徒生童话里脍炙人口的名篇,美丽善良的美人鱼获得了众多人的喜爱。也许我们都把美人鱼当做童话里虚构的事物,但其实美人鱼是存在的。早在2 300多年前,巴比伦的历史学家巴罗索斯就在《古代历史》一书中留下了美人鱼的记载。17世纪时,英国伦敦出版的一本名为《赫特生航海日记》的书中,也提到了美人鱼,书中记载美人鱼的身材与普通人差不多。它露出水面的上半身像一位女子,皮肤洁白,背后拖着长长的黑发。当它潜入水中时,人们发现它长着一条海豚似的尾巴,上面还有像鲭鱼一样的斑点。
当然,历来对美人鱼的解释众说纷纭。17世纪时,有人认为传说中的美人鱼就是“儒艮”,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这种解释在19世纪末得到了普遍承认。儒艮通常生活在热带海洋或湖泊中,体长1.5米至4米,体形如一只圆桶,皮肤呈灰白色。它们喜欢在河口或浅湾处栖息,以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为食。雌性儒艮的乳腺与其他动物不一样,它们不是分布在腹部,而是在胸前。所以儒艮在为幼子哺乳时,便会用前肢把幼子搂在胸前,头部露在水面上。而且,儒艮的背上还长着一些稀疏的毛发。因此,人们便产生了错觉,以为那就是美人鱼。
美人鱼的这个传统解释也受到了挑战。大家都知道,如果把一根筷子斜装有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就会觉得筷子好像被水折断了。这是因为,在穿过密度均匀的物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和速度一般都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如果光线倾斜地穿过密度不同的两种介质时,那么在两种介质接触的地方,除了传播速度发生改变外,其行进的方向也会发生偏折。这在物理学中叫做“光折射”。加拿大的莱恩和施洛德两位博士经过多年研究,提出美人鱼只不过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世界上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美人鱼。所谓美人鱼,只不过是海象、逆戟鲸等海洋动物的光学畸变形成的。当暴风雨来临之前,由于海面上方冷空气团和暖空气团发生了剧烈交锋,空气的密度非常不均匀,光线和人的视线都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这时候,假如观看者刚好处于海面上某一适当的高度,而海象等动物露出海面,其两者相距一定的距离,便可以看到这些动物的畸变,看到所谓的“美人鱼”。也就是说观察者的眼睛距海面的高度及与物体之间的距离,都与畸变像的形成有关。
为了进一步证实他们的看法,1980年5月2日,莱恩和施洛德博士为了验证畸变像的形成,对一块在平静的天气里露出湖面的石头进行拍照,拍摄时相机镜头高出湖面2.5米,距离被拍照的石头110米。结果,他们发现照片上真的出现了所谓“美人鱼”的形象。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