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之死
韩非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公元前233年,韩非死于秦国。关于韩非的死因,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直至今天在史学界也尚无定论。
据《史记》记载,韩非出身于贵族世家,与后期在秦国发迹起来的李斯同为荀况的得意门生。韩非不善言谈,但却写得一手好文章,就连李斯也自愧不如。当年韩非上书韩王力主变法,建议未被韩王采纳,他继而著书立说,详细阐述自己的主张。韩非的著作不胫而走,传到秦王手中,秦王读后钦佩不已:“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于是,秦王下令攻打韩国。不久,韩王派韩非出使秦国。秦王得到韩非很高兴,但却没有重用韩非,后来竟将他关进监狱,使其服毒而死。这是为什么呢?司马迁著《史记》,认定韩非是死于李斯、姚贾的妒忌与陷害。
一般认为,韩非是韩国名正言顺的使者,肩上扛着拯救韩国危亡的重担。初次见到秦王,韩非就担当起了使者的重任,陈述了韩国对秦国的一贯忠诚,并指出如果将韩国当做敌国来对待,就必然促进六国合纵的形成,对秦国将大大不利。不如联合韩国去攻打赵国,这样才有利于秦国的统一。这次谈话,可能是受到保全韩国利益的重压,又可能是为了显示使者的气度,也可能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口吃,韩非慢条斯理地陈述着,这和他文章中体现出的犀利判若两人。所以,秦王听了感到有些提不起精神,有一种昏昏欲睡的状态。这让秦王有点儿大失所望,但是,秦王还是对韩非表现出极大的宽容。第二次谈话,秦王仍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然而现实中韩非的闪烁其词、拖泥带水和书中的锋芒毕露、痛快淋漓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让秦王的情绪也随之低落,没有了与韩非交谈的。
一次,秦王嬴政把韩非的奏折交给李斯审阅,李斯认为韩非来秦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韩国,而是为了他自己,为了接近秦王,从而实现他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韩非如果被秦王认可,则必然会影响到自己的地位,所以李斯对秦王说决不能听从韩非的话,韩非来秦国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秦国,而是通过让韩国继续存在,借以提高自己的地位,然后从秦国窃取利益。只要秦国和韩国的关系密切,韩非的地位就会提高。也就是说,韩非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私欲。看了李斯的奏文,秦王嬴政对韩非来了个冷处理,既没有重用韩非,也没有放韩非回国。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