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觉寺(2)
大觉寺之水源跟潭柘寺有几分相像,都是从山顶往下,一路滋润而来。但大觉寺的精华部分就在这茶院,以及相邻相近的几个院落,其他的部分似乎有点枯散,不像潭柘寺,几乎没有任何“浪费”的地方,每个地方都有迷人、大气、妙到极处的美。
所以,去大觉寺都是在茶院里久久地坐着。我对茶院很熟悉,是因为它是我们村子里的人开办的。他们的茶叶,各种茶,都是茶院的专业茶博士每年的明前时节到杭州或其他出产好茶的地方去现场定购的,质量绝对信得过。
3.朝向东方的格局
如果是从山门进来,上到了茶院,其实就对大觉寺的整体格局有个概念了。
寺院坐西朝东,山门朝向太阳升起的方向,辽国时期,契丹人的习俗就是朝日。
寺依山势而建,主要由中路寺庙建筑,南路行宫和北路僧房所组成。中路自山门向上到龙王堂分别建有山门、碑亭、放生池、钟楼和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殿、大悲坛;南路有四宜堂,憩云轩;北路有方丈院,玉兰院。
中路大觉寺的山门为一三间歇山式建筑,下面是砖石结构,开拱门一,上有匾额“敕建大觉禅寺”,上为木结构的斗拱和屋顶。
寺院后部,也是最高处,有寺庙园林,包括迦陵和尚塔、灵泉池、龙王堂和领要亭等。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