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习惯影响孩子一生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六章 生活小细节,成长大问题(7)
    第六章 生活小细节,成长大问题(7)

    许多专家也建议家长,与其毫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花钱请求,不如定期(半个月或一个月)支付孩子零用钱,这样定时定额地给孩子零用钱,便可以使他们主动学习如何有选择性地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逐渐知道量入为出,合理安排支出。

    而有的家长不赞同让孩子接触钱,孩子要吃的、要玩的,全由家长准备好,认为这样做就可以使孩子思想上不受钱的影响,不会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其实这种做法反而会导致孩子从小缺乏合理的消费观念,等以后手中有钱了更容易出现盲目消费现象。所以,不妨大大方方地教育孩子合理花钱。

    金钱代表着社会的物质财富,本身无所谓好坏。让孩子拥有一些零用钱并不是什么坏事。关键是父母要教育、引导孩子正确管理和使用手中的钱,从小学会合理花钱。如果父母本身在对待孩子花钱的问题上存在一些不良的习惯,那么,孩子乱花钱折射出的是家庭教育中理财教育的缺失。

    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的理财方式往往会跟随一个人的终生。理财能力是关乎人一生幸福快乐的一个重要能力。教育孩子懂得节约用钱,其目的不仅仅是对金钱的合理使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使孩子获得自立能力。

    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不合理开支,主要责任在父母身上,那么父母如何能改变自己的教育观点,纠正孩子乱花钱呢?

    1.帮助孩子做开支计划

    当父母把每月的零花钱交给孩子后,要监督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钱。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开支计划。买东西要有充足的理由,满足自己最恰当的需要。要让孩子清楚,什么东西是必要的,什么东西是次要的、急需的,要优先考虑。让孩子学会记账,钱是孩子可以自由支配的,但应该把每笔钱的支出记下来。父母月底可以看一下孩子的记账本,以监督孩子零用钱的支出,知道钱花在哪里,有哪些钱是不该花的。父母跟孩子讨论每月应该花多少钱,开销必须适度,在孩子的消费上以“吝啬”为宜,给零花钱应有限额。有结余是自己的,有超支父母不能填补。父母一旦发现孩子乱花钱,就扣除下月的零花钱以示惩罚。

    2.和父母互换一下角色

    父母可以和孩子互换一下角色。让孩子在适当的时候当几天的“家庭财政部长”,这样,孩子当家懂得柴米油盐的琐事之贵,才会明白生活之艰难。不妨让孩子了解一下你的工作。这样孩子就会明白钱是怎么辛苦挣来的,又是怎么在父母手中合理地花费掉的。懂得赚钱的艰难,养成勤俭节约的品性;让孩子克制乱花钱,学会对自己的钱负责和合理使用。学会理财,这是孩子终生受益的处事能力。

    3.鼓励孩子在家内“打工”

    鼓励孩子做家务活,赚取零花钱,树立其自食其力的观念。这里要注意:不要把孩子应该做的事情,作为家务活来给予报酬,比如:好好吃饭,给1块钱;作业写得干净,给2元。要选择为他人服务的内容,比如:帮爸爸妈妈的卧室擦地板、打扫客厅等,以赚取“劳务费”。而孩子“打工”赚取零用钱,能体会生活的艰辛,懂得“不劳动者不得食”,从而迫使他们从小摒弃“不劳而获”的依赖思想,树立自食其力的观念。孩子靠劳动所得之钱,会更加珍惜,就不会随意乱花、挥霍,也不必总向父母伸手要钱。

    4.让孩子学会储蓄

    要鼓励孩子将自己的积蓄长期存到银行,就是把钱安全地存放起来,并使之增值,到一定数目时,可以取出买大件物品或作旅游基金。这样有助于孩子养成储蓄、不乱花钱的习惯,体会积少成多的道理,体验存钱的益处,享受理财的乐趣。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花钱习惯,让孩子学会合理开支,这才是聪明的父母应该做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