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习惯影响孩子一生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五章 父母和孩子一起上的情操课(5)(2/2)
    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该多好呀!”小柳树听完后,脸不由红了。沐沐读完了故事,也明白了我的意思,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德国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曾说:“表扬孩子不要过头,否则,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何况,“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很多家长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诸如此类的名言警句,但临到自己当父母却在教育孩子要谦虚的问题上做得不好。

    部分家长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当个宝,以自己的孩子为荣,有时孩子在某方面有了一点小小的进步,他们就骄傲得不得了,巴不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都来夸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所以他们经常高估了自己孩子的能力,给予孩子过高的、不适当的评价,不仅不对孩子刻意表现的行为予以纠正,反而还一个劲儿地鼓动。这样孩子难免会产生“老子天下第一,谁都不如我”的幻觉,摆不正自己的位置。长此以往,他以后很难再有大的进步,能取得多大的成就也就可想而知了。

    “智慧是宝石,如果以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高尔基的名言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

    在围棋界,李昌镐有“外星棋手”、“少年姜太公”、“石佛”、“神算子”和“鳄鱼”等称号。他外表柔弱,但棋风厚实均衡,基本功扎实,计算精确,各种战法样样精通,他下出的棋很少出错,常令对手感到无隙可乘,其功夫号称“天下第一”,且心理素质极佳,常能在激烈的比赛中自始至终保持极其冷静的心理,从而使对手在后半盘压力增大,以至丧失斗志。对李昌镐的棋,对手很难找到非常有力的攻击手段。

    李昌镐的棋朴实无华、大巧若拙,善于“兵不血刃,不战屈人”。他在对局中经常下出看似吃亏乃至笨拙的棋来,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他的棋很少出错,但只要对手稍有失误,便会遭到他的致命一击。

    日本著名棋手加藤正夫曾说过:“别人的棋看一遍就懂了,李昌镐的棋需要看两三遍才能懂。”棋外的李昌镐略显木讷,在对局中更是面无表情,喜怒不形于色,一颗“平常心”练就得出神入化,无论局面优劣都能荣辱不惊,保持冷静。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李昌镐曾经总结说:“从不轻敌,谦虚以待,不断学习,是我成功的最大秘诀。”

    古往今来,凡取得成就的伟人多是谦虚的人。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才华横溢,被誉为“古希腊三贤”之一。每当人们赞叹他的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时候,他总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被人们称颂为“力学之父”的牛顿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伟大科学家,然而他非常谦逊。对于自己的成功,他谦虚地说:“如果我走得比笛卡尔要远一点儿,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扬名于世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谦虚地说自己“只学会了几个音符”。

    一个人,只有做到谦虚,才能吸收更多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而如果自以为是,不听其他人的意见,则很难再有进步,甚至还可能倒退。下面这篇寓意深远的寓言小故事,就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小人国的使者向中国皇帝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小金人,并问皇帝哪个最有价值。皇帝请了全国最有名的珠宝匠来检验,可无论怎样检查、称重还是看构造,都是一模一样。后来,一位老工匠用三根稻草解决了问题。他把三根稻草分别三个小金人的耳朵里面,第一根从另一只耳朵里出来了;第二根从嘴里出来了;第三根悄无声息地掉进了肚子。当然,第三个小金人最有价值,因为它最谦虚。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