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和孩子做朋友 1(2)
这位主持人接着问道:“然后呢?”这个小孩说:“我去取汽油,我还得回来救他们。”听到这句话,这些大笑的观众们止住了笑声。他们没想到在孩子单纯的、幼稚的想法当中,包含着一颗博爱的心。
我感觉到这位主持人有一个十分可贵的地方,就是她继续倾听孩子的讲话,最终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想法。
有的时候我们会因为对孩子的偏见,认为孩子没有多少想法,或者认为孩子自私,或者认为孩子空想,误解甚至冤屈了孩子。其实,孩子也有一颗丰富的心灵,我们要特别注意倾听他们的心声。
朋友曾给我讲了一个她自己的故事:一天,她和舅舅家的小表哥在家玩。本来玩得好好的两人,后来因为抢着玩电子游戏打了起来。她被表哥推倒在地上,电子游戏机也被抢走了,她忍不住大哭了起来。母亲走进来,很温和地问她:“先不要哭,告诉妈妈怎么了?”于是她边哭边说了一遍事情的经过。母亲耐心地听完后,替她擦干眼泪说:“兄妹俩要互相谦让,你先让哥哥玩一会儿自己再玩,你们是最乖的。”过了一会儿,表哥把游戏机给了她,两人又有说有笑地玩了起来。
“当时我还以为母亲会大骂我们一顿,结果她并没有,事情虽然过去很多年了,但我仍记忆犹新。我觉得母亲很宽容、很理解我们,允许我们诉说委屈和不满。”说起当年的事,朋友仍感慨不已。
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对孩子来说,当他们遇到快乐的事时,他们希望父母能分享自己的快乐;当遇到烦恼的事时,他们又希望父母能倾听他们的诉说,理解他们的心情,分担他们的烦恼。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当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愤懑抑郁的时候,向知心挚友的一顿倾诉可以使你得到疏导,否则这种积郁使人致病。”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还说:“大人的痛苦是可以减轻的。因为知道它从哪儿来,可以在思想上把它限制在身体的一部分,加以医治,必要时还能把它去掉;可以固定它的范围,把它跟自己分离。婴儿可没有这种自欺欺人的办法。他初次遭遇到的痛苦是更残酷、更真切的。”孩子缺乏人生经验,更需要向父母倾诉,从父母那里得到指导。每个孩子都有受委屈和不满的时候,父母的责任就是要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引导孩子调整情绪,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绪自控力。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爱好不同、生活经验不同,我们的孩子也一样,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性格、爱好。我们要用心接受孩子的生活方式、生活经验,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与他们聊天,认真倾听他们说话。这样他们会离我们更近,他们会更亲近我们,更信任我们。
倾听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通过它把孩子的快乐、烦恼转化为他们获得自信的机会。倾听,要平等地与孩子相处。用心去倾听孩子的心声,用心去理解孩子的语言,用心去接纳孩子。在我看来,这就是尊重孩子最基本的表现,也是教育得以成功的前提。
3、巧妙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所以,父母一定不要在一件事情上和孩子纠缠到底!因为,这样只会加深孩子对这个不愉快事情的记忆,从而会更加抗拒。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