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母亲走了过来,说道:“叫你学习,你却在这里看闲书。”我辩解道:“这是哥哥发的课文读物,不是闲书。”母亲没听我辩解,只是说:“看课本重要啊,还是看课外书重要,你最近学习下降,都是看这些书看的吧。”
在一个重视应试教育的年代,我能理解父母的做法,她只想让孩子把精力用在课本知识上,觉得只有多看课本,多做题,才能考出个好成绩。在他们看来,课外书就像看电视一样不利于学习,是不务正业的学生才干的事情。
学校教育也陷入了一种空前的急功近利的误区,很多学校把升学率作为奋斗目标,班级之间也互相竞争成绩高低。老师天天要求学生啃课本,推荐的书目也是参考资料。过分重视课本教育,使得课本学习屡屡成为敲门砖和投机工具。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然而学生自己想看的书却没几本。
很多父母、老师都忽略了读书的目的,无论是课本还是课外读物,都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上节中讲到,上学的目的是获得知识,不是为了分数,只要你能从课外书上获取知识,就是有意义的。而且,课本的知识是有限的、基础性的,也是滞后的,不会顾及方方面面。如果一个人只接受课本教育,就会成为书呆子。这样的人知识面狭窄、结构单一,与社会脱节,思考问题也不灵活。
当你参加知识辩论的时候,当同学们一起聊天的时候,别人口若悬河,你却一问三不知,傻傻地看着别人,这样的学生成绩再好也难以获得掌声,长大后也未必是有用的人才。曾和一个上高中的理科女生聊天,我说自己是山东的,她竟然不知道山东的方位在哪里。我问她没学过吗,她说忘了,除了学习,很少关注这些知识。可见,没常识是多么可怕,这样的书呆子出门不被骗才怪呢。
然而,父母老是觉得,你认真学习,认真听课,就会掌握很多知识。记得小时候在与家人一起看电视或者聊天时,父亲总是说这个你应该知道吧,那个你应该懂吧。很多时候,我都表示不知道。他们就生气地说,你这学是怎么上的,老师没教你们吗?我当时很反叛,就告诉他,这些知识都不是课本上能学到的,老师也不会把地球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你的。我课外书读得少,自然很多事情都不太了解。
所以,要想懂得多,就得多看多涉猎,或者更深入地去阅读。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胸怀。那些经常上电视节目的学生,那精彩的表现,都源于他们平时大量的阅读。无论是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科学,只要是知识,都可以去了解,绝对没有坏处。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跨越时空,了解古今中外的事情。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和名人对话,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
如果你是文科生,就更应该多读书了。一个书看得少的人,文采就不会太好;写小说的人如果不经常看小说,只靠老师教的写作技巧,能写出优秀的作品吗?想想自己至今未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大概也跟小时候缺少课外阅读有关吧。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