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堂夜话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三十二讲 修行路上莫徘徊(1)
    第三十二讲修行路上莫徘徊(1)

    (2008年1月18日晚)

    第四个七过去了一半时间了。经过二十几天的行、坐、用功,从身心变化来看,心会更加清净些,身体也会调柔一些。每天坐下来,有时候会在做功夫,有时候会在反省自己。反省自己的时候,难免有种种后悔的心、忏悔的心、惭愧的心,也就难免在情感上会有一些表现,在行为上会有一些表现。有时候情不自禁,控制不住,会有一些失常的表现。这在打禅七或者其他集体共修的场合,是经常有的事情。不要说打坐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即使是诵经、拜忏等法会也有人跪在佛前哭得起不来,这是因为生起了惭愧心。作为有这种现象的人,应该要自己控制。

    昨天我讲到《观普贤行法经》中的一首偈语:“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我们过去的业障如果有形有相,虚空都容纳不了,大海也装不下。我们过去所犯的罪、所杀的生、所吃的众生肉,骨头堆积如山,血水流成河流。我们无量劫以来造了多少罪业?这不是一种猜测。生命无始终,业障也无始终,过去所造罪无量无边;当然,与此同时也修了许多善法,过去所修的善法也是无量无边。如果过去只有业障,没有善法;只有恶业,没有善业,我们这一辈子也不可能生为人身,听闻佛法,知道发心修行。这也是无量劫来所种的善根成熟,而感得的一种福德因缘。在有忏悔心的同时,有惭愧心的同时,又要非常庆幸自己得遇佛法,知道修行。正因为有这样的因缘,我们对过去的业障知道忏悔,对今天所修的善法知道回向。如果仅仅只想到一面,或者只想到过去所作的恶业,或者只想到过去所作的善业,那都不是对自己的全面估计。要把两点都想到,这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众生在因地中,现见眼前一切众生,就可以类比自己在因地中的所作所为。我们眼前这一生一世,善恶参半,无记居多。能够知道修善法,能够在人世间平平安安地生活这几十年,都是过去生中善业的感召,所以要感到庆幸。正因为有过去这些良好的基础,我们就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善的力量,扼制恶业,息灭妄想,好好忏悔自己的业障。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