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堂夜话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三讲 被动的主动(2/2)
    涅槃者,诸苦永息,烦恼不起。涅者不生,槃者不灭;不生不灭,是为涅槃。涅槃就是心地彻底平静的状态,就是没有任何杂念干扰的清明喜悦的状态,就是在任何情况下心态自然、平和宁静的境界。

    只是处在平静状态下,那就是小乘追求的自我解脱。如果在宁静、平和、寂静之中,又产生大悲心和菩提心,那就是大乘的无住涅槃。本来证得了涅槃,就是自我解脱的最高境界,但是菩萨的精神,是要在自我解脱的前提下,又来悲悯一切众生,要把自己得到的这种宁静告诉大众,让大众都知道这件事,这就是所谓的说法度众生。说法度众生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对无常无我的真理彻底明白后,还有一个涅槃寂静的境界。大乘的无住涅槃,就是证得了涅槃而不停滞在涅槃的境界中,所谓“不住无为,不尽有为”。这就是大乘的精神。

    我们在禅堂里打坐,要深刻体会诸行无常,深刻体会诸法无我的道理。我们念念有妄想,没有得到的想得到,已经得到的舍不得丢掉。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在无常的规律下,死不肯低头,死不承认无常是个规律,痛苦万分。种种非分的追求都是妄想。修行的过程,就是要息灭这些妄想,让没有妄想的那一片清净心时时呈现在当下。时间久了,连成一片,就能达到涅槃寂静的境界。

    涅槃,一般人从字面来理解,是指一期生命结束之后,那种解脱的境界,所谓“灰身灭智”。从修行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要当下证涅槃,当下求寂静,才能获得修行的现实受用。如果需要等到一期生命结束时,才进入寂静的状态,如果没有把握怎么办呢?所以在修行用功的过程中,在我们身体健康的时候,就要能够时时处在寂静的状态,享受现法涅槃之乐,一直把这种精神状态保持下去,所谓保任,到了临命终时,就不会发愁了。西方可以去,东方也可以去,就在娑婆世界照样安乐自在。

    修行这一法,就有这样奇妙,所以千万不要错过,要时时刻刻保任我们当下这一念清净的心、寂静的心、安定的心。保任就是保任这个。你有功夫在用,妄想就下去了,宁静的心就现前了。你能保任得住,那就是受用。所以修行说起来并没有那么复杂,古代祖师师徒见面之后,三言两语就解决问题了。解决问题以后怎么办呢?牧牛去,保任去。让这头心牛从此以后乖乖的,不要调皮,不要乱说乱动。时时刻刻有这种高度自觉性,问题解决了。

    到了那样的一种状态,才是真正的所谓主动。那种主动,是在洞察宇宙人生的大规律之后,所得到的法的喜悦,人生究竟解脱的喜悦。要获得这种真正的主动,必须从学会适应被动开始。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