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额山下,不知道有多少人开悟成道。我们今天有缘在破额山下结七参禅,真是莫大的因缘。我相信各位都是慕四祖的遗风而来,都是相信禅宗这一法能够当下解决我们每个人的困惑,使我们真正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没有这个信心,大家不会到这个地方来吃三七二十一天的辛苦。
常住对这次禅七非常重视,也一直在考虑怎么样把四祖寺建设成为一个禅宗的专修道场。如果说在四祖寺,在禅宗的根本道场都不能落实禅宗专修这样一个根本任务,那就辜负了本焕老和尚的一片苦心,也辜负了历代祖师传承宗风的一番苦心。同时我们正在筹划把老祖山也建设成为一个禅宗的专修道场。四祖山本来是以有好泉石著称,四祖当年卓锡于此,也是因为看到这里有好泉石,所以就在此定居安禅,建立了禅宗的第一座道场。但是昔日风光都不见,看不到几块石头,听不到潺潺流水之声,幸好山上还有一点树木。但是老祖寺在万山之中,依然还是青山绿水。像那样一个道场,如果将来真正能够建设好、经营好,把禅宗昔日的辉煌再现于老祖山,再现于四祖山,再现于黄梅,我想还是有希望的。
八十三年前太虚大师来到黄梅,写了五首诗,作了两篇讲演。特别是在五祖寺的一篇讲演说道:“挽劫运于今时,全赖黄梅僧俗诸公发无上菩提心,重整五祖之规模,大扬五祖之宗旨。”太虚大师当年也到老祖寺吃过一餐饭,喝过一碗茶,写过一首一百四十个字的诗,非常赞叹那个地方,也非常感慨昔日清净佛地当时已是宗风扫地。所以他老人家感慨良多,写了那首诗。太虚大师在五祖寺住了一个晚上,也有无限的感慨。他对四祖寺有什么感想我们不知道,他没有写诗,也没有说四祖寺宗风如何。我想他老人家连这个地方都没有提,那就说明当时的四祖寺已经衰落至极,不值得一提。
那是民国十二年(1923年)的事情,这一代大师能够到黄梅来一趟,能够对黄梅的佛教发表一些意见,发表一些看法,指出方向,对我们八十三年以后在黄梅的佛弟子来说,还是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太虚大师关于老祖寺的一首诗,我看了以后,更加坚定了自己要来牵头恢复老祖寺的信心。虽然我已经73岁,残年老病,但是在这件事上我似乎又壮心不已。因为一代祖师宝掌和尚,在中外佛教史上,从年龄来说仅此一人。谁能活到1072岁啊?不就是一个宝掌和尚吗!所以恢复这座道场具有深远的意义。我希望我们参加打禅七的人,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本地的也好,外地的也好,不要你们做别的事情,就帮着鼓吹鼓吹:“啊!黄梅老祖寺有位宝掌和尚,活了1072岁!万山丛中有一个非常好的地方,黄梅四祖寺的人准备恢复那个地方。”帮着说这一句话就可以了。一万个佛教徒就有9999个不知道老祖寺。虽然老祖寺在黄梅很有名,出了黄梅谁还知道有个老祖寺呢?所以你们一定要帮着宣传宣传,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大家出不出钱不要紧,加持护念、同情支持,比出钱还重要。因为有人心就有事业,有人心就有佛教,有人心就有禅宗。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