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你该如何爱孩子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八章 不做莽撞的父母(1)(2/2)
    大人们都以为孩子的心性好动,会很快忘记发生过的事情,包括那些不愉快。于是,父母们就利用孩子的这种特点,在冤枉孩子之后,用一些其他的话题或者玩具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妈妈责怪孩子弄乱了抽屉,事后才得知是爸爸干的,一时下不了台,于是转而指责孩子乱放玩具等,以此来推卸自己的责任。但是,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这种方法对于生性活泼好动的孩子或许有效,对于安静内向的孩子就很难发挥效果了。而且,在孩子慢慢长大,识破了家长的用意之后,不仅会对这种做法产生反感,而且也带给孩子一个逃避责任的“榜样”。

    以补偿代替道歉

    一些父母在发现冤枉孩子之后,心中感觉抱歉,但是又碍于“家长”的尊严不好意思给孩子道歉。于是,他们就以一些物质补偿或许诺来代替道歉。虽然在父母心中以为这样能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歉意,也算是“知错能改”。但是,一方面有些自尊心强的孩子不一定会为物质所动,另一方面有些孩子也可能趁机对父母提出各种无理的要求。

    认为没什么大不了

    还有这样一部分家长,总认为孩子年龄还小,根本不懂什么自尊心,也不会“记仇”。其实,无论孩子年龄多大,都是有思想、有感情,需要尊重和理解的个体,长此以往,家长就会失去孩子对自己的信任。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许多仍对自己儿时被冤枉的事情难以释怀。而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来看,他们的自尊心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连大人都不愿意被人误解,何况是我们的孩子呢?而对孩子错误的责怪伤害到孩子幼小而敏感的心灵,如果孩子处于青春叛逆期的话,还很有可能做出过激的反应。

    因此,面对犯错误的孩子,我们首先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有时父母常靠经验判断,先入为主,一口咬定孩子做了什么,让孩子有口难辩。一定要弄清楚,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孩子应该不应该对此负责。

    在确定自己是错怪孩子的时候,应该真诚地向孩子道歉。面对孩子,父母要相信“身教的力量”,因为他们是很善于模仿学习的。对于孩子们来说,父母的道歉不仅不会损害他们的威信,更是一种间接的教育,这会使他们知道每个人做错事都要承担相应地责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如果父母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孩子就会对父母产生更深一层的信任,就会对父母的教育心悦诚服。另外,做父母的向孩子道歉,能使孩子体验到受人尊重的感觉,进而建立起恰当的自尊,还能使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习惯。

    根据焦虑心理研究结果,道歉也有最佳时机,即在失言或失误10分钟以后再道歉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但最长不宜超过2天时间。太快、太简单的随意道歉会让人感觉不到真诚,冷静一下,仔细反思自己的问题,再去道歉,对别人和自己都负责。当然,如果伤害到孩子,即使晚道歉也比不道歉要好,这不仅涉及对孩子的重视程度,也表明自己对待错误的心态。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