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演绎思维、推理能力开始发展
9-12岁从理论出发对抽象逻辑思维进行系统形式运算能力发展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部分,是从小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观察力比较差,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慢慢增强。此时,父母要注意孩子观察力的发展是否正常。首先,要看孩子观察事物时是否具有随意性、目的性。例如,他能否按你所指的方向去看一件东西,并持续一段时间。如果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一会儿看这边,一会儿看那边,不安定,那就是有一定问题。
其次,要看孩子观察得是否细致。观察力差的孩子往往只注意事物的轮廓,不大注意事物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孩子往往观察得比较仔细,对不感兴趣的事物就会熟视无睹。第三,要看孩子观察事物的独立性。孩子往往易受父母和老师的影响和暗示,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所看到的事物。第四,要看孩子的观察力是否具有稳定性。如孩子观察事物时持续的时间长短,以及是否易受无关刺激的干扰而转移目标。
孩子观察事物时,需要通过各个感觉器官去摄取信息,再传送到大脑中枢去分析加工。因此,在丰富的环境中更容易发展观察力。父母要经常带孩子去大自然的环境中看、听、嗅、触摸、品尝各种感觉信息,在体验过程中多向孩子提问题,也尽量让孩子多问问题,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多指导孩子观察事物的规律和观察分析的顺序。和孩子比赛,看谁能发现更多的细节,或是比赛谁快速地搜寻出某个目标等。
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幼儿教育专家指出,儿童的思维能力是逐步发展的,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动作思维阶段、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和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其中,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在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岁以下的孩子属于动作思维阶段,他们最初的动作往往漫无目的,在以后不断的操作过程中了解动作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比如,1岁的孩子看到桌子上的食物却无法够到,他就会无意识地向自己的方向抓扯桌布。当孩子看到食物随着桌布被拉扯过来,他就学会借助别的物体动作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在这一时期训练孩子的爬行、滚翻、蹦跳等平衡协调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这些活动有助于孩子的思维发展。相反,限制孩子的活动,只让孩子看电视、玩玩具、玩游戏机则会影响孩子的思维发展。
3—6岁的孩子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往往缺少立体感和空间感。在学习计算中,用实物(如苹果或者糖果)举例容易为他们所理解,而以数字加减时他们往往陷入迷茫。在这个阶段,父母要注意增加孩子的经验,丰富孩子的词汇,多给孩子动手的机会。在孩子拆装玩具或积木时,帮助他们理解平面与立体的关系;和孩子一起玩图片分类与比较游戏,让孩子从具体中学会归纳和抽象;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经常向他们提出各种问题,引导他们去观察事物和现象等。有些父母一味教孩子多识字、写字、计算等,对孩子的思维发展并没有好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