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社交酒:人生得意须尽欢(1)
一、开业酒:财源滚滚“酒”门来
no.1?日出江花红胜火,祝君生意更红火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商业发展史上,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商贸习俗,如店铺的开张、新年开业之时,老板要置办酒席,有的时候还要放鞭炮、贴财神等。
1.店铺的开张
按旧俗,现今新开商店仍要燃放鞭炮,张贴“开张志喜”、“开业大吉”,同行业的还要赠送花篮、匾额等表示庆贺。有的商店在新开张的第一周还以九折优待顾客,扩大影响,招徕生意。旧日店铺开张是大喜大庆之事,自然要选择吉期。即使一时找不到佳日,而又不得不先开张营业,也得贴一张“先行交易,择吉开张”的告白。开张这天,店铺装饰一新,张灯结彩,大门口贴上“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之类的大红喜联,招牌上扎红绸,墙上贴红纸吉语,喜气洋洋。老板和店员都起个大早,打开店门,先以香烛敬神,祈祷生意兴隆,无灾无祸。随后杀雄鸡,将血洒在书有“开张鸿发”字的大红纸上,粘一片鸡毛在纸的上方,再贴到墙上。亲朋则携红烛、鞭炮、贺联等,前来祝贺。鞭炮齐鸣,祝贺之声迭起,老板满面春风,拱手招呼答谢前来祝贺的宾客,店员忙着应酬顾客。这天销售的货物格外好,价格也特别优惠。
2.新年开业
旧俗除夕封账,用红纸将账簿封好,笔、墨、砚也要封,“破五”以后才启用。启用时还要祭财神,祈求保佑一年生意兴隆。
直到今天,店铺的一些习俗也保留了下来,如许多服务行业开张,事前都贴广告、登启事,欢迎顾客光临。开张这天,店铺贴喜联,披红挂彩,燃放鞭炮,祝贺礼物摆满店堂,有的还要请领导、来宾讲话等。随着新式记账的普及,记账的旧俗基本消失了。古时许多地方过大年,一般最少需要五天。由初一算起,到初五为止,才算过了年。在这五天之内,商铺停市,戏馆子封箱不唱戏,各衙门封印不办公,往往要等到初六,最少初五才开市大吉。在这几天中,大大小小的买卖,一律上着板,并用大红纸、梅红纸写了贴在门上:“初五开市”。
春节后,农历正月初五开市,如果哪家商店正月初五,甚至到了初六也不开市,就等于告诉别人这家字号“关门大吉”了。
3.商业禁忌
古代商业有坐店经商的坐商和挑担走乡串户的行商两种。这两种经商者过去都有他们的禁忌。
坐商的禁忌,不许在店堂门口打呵欠、伸懒腰,不许学徒往外扫地,认为那样会把财气扫出门,招致折本。扫地只能由外往里扫,以招财进店。不许店伙面朝里坐,那样会被认为是无事可做之兆。此外,一般店铺都忌人在店铺前长条椅上卧睡。
挑担出门经商的人,忌单日出门,最吉利的日子是逢八,获利多。走江湖者忌逢七出门逢八进门,民间有“七折八扣”、“七煞八败”之语。行商的扁担禁忌别人从上面跨过,尤忌女人跨过。此外,一些商业行业也有许多禁忌。如卖蚕者忌卖四只,因“四”与“死”谐音。卖药的人,忌说再来。无论商家百姓,正月初一至初三都忌泼水、倒垃圾于门外,认为水土出门如同财气出门,而年为岁首,故会认为一年财气不佳。
4.祭祀财神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