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个月,几个需要自己来的“第一次” 一(1)
第一次学说话
让我们看一下宝宝从会发出声音到真正会说话需要经历哪几个时间段。
出生后第5个星期发出简单的“a、o、k”的音
由此可见,宝宝真正意义上的说话要到1岁多才行,之前的只不过是把发音当作游戏在玩。
学说话必须具备的3个生理条件都要正常才行,即发音器官正常、听力器官正常和大脑发育正常。发音器官决定了宝宝发音准不准(当然,牙齿没长全有些音是发不出来的);掌握语音依靠的是听力器官;大脑的发育则对语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左脑负责控制语言。
如果宝宝到了3、4岁还不会说话,你要从这3方面检查是否有器质性或功能性的病变。
很有必要让大家知道件事情——宝宝大脑两半球5岁之后才初步分了工,不过和成年人相比,左脑半球的语言优势并不那么明显,之前是没什么差别的。也就是说5岁之前左脑受损伤,右脑可以代其发挥作用,长大后说话的能力和别人不会有什么两样。
那为什么会有宝宝出现语言障碍呢?
除了之前提到的3方面,缺乏语言剌激也是造成语言障碍的一个原因。这个时期的宝宝很喜欢重复和模仿大人说过的话,边玩边喃喃自语。你不能对他不理不睬,应该有意识地为宝宝创造语言环境(详细做法请参考本章“宝宝妈妈一来”)。
口吃,能够被杜绝
“口吃”就是“结巴”,一种常见的语言流畅性障碍,大约5%的宝宝在学语过程中出现过口吃,绝大多数能自然缓解或被纠正过来。
口吃一个重要的成因就是模仿。正如刚才所说,宝宝学说话的语言环境很重要,他像台复印机,给什么就copy出什么来。别让宝宝模仿口吃说话,那样真的一点也不可爱。
其他造成口吃的原因有:
①重病破坏了听力和大脑语言运动中枢导致口吃——病理性的一点办法也没有。
②父母长时间过于严厉地教育宝宝——宝宝怕受责备,语言和思维混乱脱节,想的 比说的快,一紧张立刻口吃。
③父母对宝宝语言方面太过苛求——宝宝担心说不好而自卑、焦虑和畏缩,所有这 些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重口吃。
想要杜绝口吃,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宝宝说话结巴时你要做到:
①用你的语速去影响宝宝的语速——用较慢的语速告诉他停一会儿再说。
②不反复斥责“你又口吃了”、“怎么连话都说不清楚”,以免口吃加重。
③父母说话必须清晰、简洁,不说“喝水水”、“小狗狗”之类的话。
懒技大公开——超管用的纠正口吃法
如果宝宝还是说不好,那就用唱的!很多口吃的孩子有个特点就是,一唱歌马上就不口吃了。学唱歌,背诵歌谣,都是矫正口吃的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次学走路
爬给了宝宝自由,比爬更能自由行动的是走。让宝宝尝试双腿支撑身体站立的动力不是你的鼓励,而是来自他自己的好奇心,有趣吧?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模仿能力真是超强!看到爸爸妈妈用两条腿走路,就想要模仿了。
独自站立是行走的前提,宝宝会尝试用双手抓住和他差不多高矮的东西,比如茶几、床沿或者你的腿来帮自己保持平衡,然后站立起来。这时将会发生:
站立起来的宝宝→不知所措→焦急→哭着求助←自己不敢坐下去
你要这样应对: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