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让他自己做(1)
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不能什么事情都替他做好,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的独立,更不利于孩子的自立。现在的父母在很多情况下都分不清什么事情是孩子可以做的,什么是父母应该做的,以至于把所有的事情都大包大揽过来,亲自替孩子处理好了一切。这样下去,孩子就会变得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做,这样他就会更加依赖自己的父母。当他需要自己做事情的时候,他就会不知道从何下手,甚至是干脆不做,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给父母。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他怎么能够学会独立生活呢?
曾有这样一则报道:在某市的一所小学门口,有这样一种现象:快到下午放学的时候,就会看到有人拿着笤帚、拖把和簸箕等站在学校门口等着。记者看到这种现象觉得非常奇怪,于是,就对这些人进行了采访。记者问道:“请问你们是环卫工人吗?”其中的一个人说:“不是,我们都是孩子的家长,我们在这里等着孩子放学呢!”记者更纳闷了,他继续问:“你们等孩子放学,为什么会拿着这些打扫卫生的工具呢?”有一位母亲笑了,她说:“我们这是为了帮助孩子值日。”记者又问:“你们经常替学生值日吗?”这位母亲说:“一周一次。”
一会儿学生们放学了,家长们就分别去了自己孩子所在的教室,记者也跟着他们来到了教室里。班里只剩下值日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了,于是,学生们给家长们交代了一下值日的任务,他们就自己跑出去玩了。记者采访了其中的一个男学生:“你为什么不自己值日呢?”他说:“我爸爸说我现在年纪还小,还不能自己做值日,等我长大了,再让我做。”记者听完这个回答,无奈地笑了笑。
从这则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值日本来就是学生应该自己完成的事情,这也是锻炼他们劳动能力的一个机会,可是父母却帮助他们做了,这样他们就丧失了自己动手学习做事情的机会,并且他们很容易形成依赖和懒惰的心理。
父母在帮助孩子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有限度,不能全包全揽。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让他学会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孩子才能够体会到劳动的快乐,懂得劳动的价值,才能够更积极地动手做事情,才能够成为一个更独立的人。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让孩子学会做他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呢?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