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认识金钱本质,形成正确的财富观
成功学的奠基者拿破仑·希尔忠告我们:切勿因为金钱而丧失人格。唯有建立了完善的人格,你才会真正拥有财富并享受财富的快乐。
有一个颇为感人的关于财富的故事:美国布鲁克林工艺大学有一位任教60年的欧斯默教授。这位老教授和太太生活简朴,住在布鲁克林区,平日搭地铁上下班。两人膝下无子,积蓄则交给华尔街一位投资专家管理。
老教授和老太太去世后,这位投资专家帮他们管理财产时发现,这笔财产已累积到8亿美元。8亿美元的遗产,有1/4捐给了布鲁克林工艺大学,这笔金额相当于该校历年总捐款额数的4倍,几乎可以立即将该校提升进名校之林。
那么,帮他们创造了这笔财富的那位投资专家又是谁?他就是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被称为“股神”,是一个全球知名的投资专家,一个极善于累积财富的人。
在欧斯默的故事中,两位老人在1960年把总共5万美元的积蓄交给巴菲特,后来取得巴菲特旗下控股公司的股份。当时的股价,每股仅42美元,现在,每股则高达72万美元,这就是8亿美元遗产的由来。
一个人很懂得赚钱,能够给自己挣得全球首屈一指的财富,实在很了不起。不但自己能够赚来这么大的财富,甚至可以惠及到相信自己、跟随自己的人,且收益如此之大,真是令人叹服。
很多人在谈到财富的时候,总相信无商不奸的道理,总相信人无横财不富的原则,但是巴菲特和这对老夫妇的故事却让我们有了一番不同的回味。财富的世界,原来也可以如此充满信任、共享和温暖。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见过财源滚滚、繁茂昌盛的例子,也见过倾家荡产、一败涂地的事件。为钱而大喜、大悲的现象,常常令我们黯然神伤。金钱有规律地操纵着人们的喜怒哀乐,日复一日,永无休止,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切相连。
钱是人类文明中最特异的产物,是几千年来归纳总结出来的统一价值标准,钱越被普遍接受,流通越普及,它的影响力也就越深远。
洪荒时代,人们借着积存粮食、肉食来增加生存的安全感;现代人借着积存钱财,减轻对未来生存的恐惧不安。人类知识日益增长,越发感觉到人的渺小与脆弱,越发需要庞大的积蓄,壮大自己的信心。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