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延迟满足,给孩子的生活加点佐料。
在生活中,妈妈要主动给男孩一些磨炼作为他成长的佐料,如果总是有求必应,那孩子自然就变得娇惯。
小男孩方方是一个坚强的孩子,这和平时妈妈对他的塑造和培养有关。有一次,学校组织夏令营,方方找妈妈要钱,妈妈没有马上把钱交给他,而是对方方说:“你想不想靠自己的能力来赚到夏令营需要的钱呢?”方方点了点头,妈妈便提出了让方方做家务活的建议。
于是,方方承包了自己家的家务活,洗碗、打扫卫生,然后每天得到妈妈10元钱的“报酬”,终于到夏令营开始的时候,方方靠着自己的能力拿到了足够的钱,高高兴兴地去参加夏令营了。虽然做家务活有些苦、有些累,但方方却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报酬,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到了比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他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懂得付出才有回报。
第三,好妈妈要陪孩子一起“吃苦”。
很多妈妈有让孩子“吃苦”的意识,但是平时由于工作繁忙,所以,只是有想法却没有行动。
在北京某个公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一幕情形:清晨的时候,除了中老年人晨练,还有一对身影格外引人注意。那就是一个小男孩和他的母亲在一起锻炼,每天如此。有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累了,甚至满头大汗,但是妈妈鼓励一下他,孩子又重新鼓足勇气,和妈妈一起跑步、锻炼。原来,这位妈妈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运动员,现在她有意让孩子吃些苦,是为孩子将来能进国家队打基础。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让孩子“吃苦”不是一句口头的愿望,而需要妈妈付出切实的行动,妈妈与孩子一起“吃苦”,既能起到监督的作用,也能让孩子受到鼓舞。
第四,鼓励男孩接受有挑战性的吃苦训练。
妈妈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有挑战性的运动,这不但可以帮助孩子锻炼身体,还能培养孩子敢于吃苦的精神。比如,可以鼓励孩子参加社团或电视栏目组织的一些野外训练和比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妈妈要注意适度保护孩子免受这类运动的伤害。
另外,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让孩子走向农村,接受挑战性的吃苦训练。10岁男孩小星今年去了国外,在国外,他也能够做到生活自理,这和他出国之前在农村的生活经历有关。8岁时,妈妈有意地让小星接受了农村艰苦的生活训练,所以到了国外,他比普通孩子更能吃苦,生活能力也更强。
细节62:培养男孩坚韧不拔的毅力
妈妈提问:孩子做事情没有毅力,总是半途而废
儿子8岁了,做什么都没有毅力,他自己的目标很多,但是就是不能持之以恒地努力,前段时间他迷上了画画,结果去课外辅导班不到两个星期,就坚持不下去了。但是我并没有放弃对他的信心,后来又在他自愿的情况下,送他去学跆拳道,可是这一次,上了不到两节课,他又学不下去了,他说练这个太苦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