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4:孩子温顺太听话(2)
贝贝明白了,从那以后,和小伙伴发生冲突,在适度谦让的同时,她也学会了用反击的方法来保护自己。
另外,有些父母只让孩子和性格温顺的小朋友玩,躲开那些爱打人、抢东西的孩子,这样就会导致孩子在遇到别的孩子攻击时不知如何应对。所以,父母要鼓励孩子和各种性格的小朋友交往。
2. 引导孩子正确、积极地去处理冲突
一般情况下,当孩子在和小朋友发生争抢冲突时,父母会安慰孩子:“小朋友要这个玩具,你就给他吧,这里还有好多玩具,咱们玩其他的。”这样实际上是怕孩子与小朋友发生冲突,让他回避冲突。但是总回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父母还应该引导孩子如何正确、积极地去处理冲突。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问题抛给孩子,平静地对他说“你自己想想该怎么办?”或“你自己去找他把东西要回来。”对于抢走的东西,孩子如果不能从小朋友那里要回来,可以教孩子自己去找对方的父母要回,如此一来还能锻炼孩子的交际能力。
星期天,妈妈带3岁的婧婧去姑姑家玩。在姑姑家楼下的小商店里,婧婧相中了一个漂亮的小皮球,妈妈就给她买了下来。
来到姑姑家,婧婧和一起玩,她高兴地将小皮球拍来拍去。也想玩那个小皮球,他上前一把将小皮球抢到了自己的手里。婧婧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她不愿意让玩,于是向妈妈寻求帮助:“妈妈,弟弟和我抢皮球。”妈妈走过去,鼓励她跟商量:“我还想再玩一会儿,你先还给我,等一下再把皮球给你,可以吗?”可是,不想把已经抢到手的球再还给婧婧,他没有同意,还不讲道理地朝婧婧的胳膊上狠狠打去。被打疼了的婧婧哭着说:“不要打,妈妈说打人不是好孩子。”姑姑听到了,批评了并安慰婧婧,并且要求把皮球还给婧婧。然而,就是不给。妈妈哄着婧婧,还对她说:“我们帮助纠正他的坏脾气,让他成为一个不打人、讲道理的好孩子,好不好?”妈妈对说:“动手打人是不对的,这样吧,你玩够了之后让婧婧玩一会,然后再让你玩,行不行?”
在妈妈的调解下,不再固执,他友好地和婧婧继续玩了起来。从那以后,婧婧不再害怕和小朋友发生冲突了,因为她学会了怎样化解和小朋友的矛盾。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