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及博学更为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俗话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由此可见,性格的重要程度非同一般。如果孩子的性格是健康的,那么他的人生也会是快乐、幸福的;如果孩子的性格是病态的,那么他的人生也会是痛苦、忧伤的。父母想要改变孩子的命运,帮助孩子创造辉煌,就必须改变孩子不良的性格。
人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谈到性格往往就认为它与遗传因素有关,其实不尽然。尽管先天的基因对孩子的性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后来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又无时无刻不在塑造着他的性格。比如,一个孩子从小就很胆小,不敢与别人交往,但他周围的人都很开朗、豁达,经常鼓励他,带动他与别人沟通、玩耍,这样,就会使他变得胆大、活泼。又如,一个很爱笑,话也比较多的孩子,把他放到一个严密封锁的环境中,不允许他和别人相处,时间一长,他就有可能变成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巴甫洛夫曾经说过:“性格是天生与后生的合金,性格受于祖代的遗传,在现实生活中又不断改变、完善。”所以说,尽管一个人的性格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但与后天的塑造也有密切的关系。12岁前的孩子就像橡皮泥,其可塑性非常强,因此,父母要抓住教育孩子的这一黄金时期,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家庭中,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孩子出生后,接触到的第一环境就是父母提供的家庭环境,这种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很重要。所以,父母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否则就容易让孩子误入歧途。就像希特勒,假如他的父亲没有虐待倾向,不经常毒打自己的儿子,那么,希特勒就不会产生变态的报复心理,世界上也许就会少一个战争狂人。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模仿对象,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父母待人热情大方,孩子就不会冷漠小气;父母积极乐观,孩子往往不会消极悲观;父母冷静理智,孩子也不会冲动、感情用事。相信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孩子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性格。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