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人是来这里考古的。不久,他们就找到了一个古墓,竟然还是仰韶文化遗址。
1926年春季的一个傍晚,队中的一名队员在一堆陶片和泥土中发现了一颗类似于花生壳的黑褐色物体。这是一颗被切开一个口子的丝质茧壳,剖面相当平直,虽然蚕茧已经部分腐蚀,但仍有光泽。
这半个蚕茧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主持工作的那个年轻人找来了清华大学生物学教授刘崇乐先生进行鉴定。刘崇乐先生初步断定是桑蚕茧,这个年轻人也知道了这半个蚕茧意义之重大。由于这出土的半个蚕茧比西阴村家养的任何品种个头都小得多,可知不是后来放进去的;因为埋藏的位置比较深,茧壳周围的土体也没有任何受到扰动的痕迹。此外,蚕茧被利刃平直切过的剖面排除了野蚕吐的可能性。如果刘崇乐先生的这一断定成立的话,这就意味着这半个蚕茧是当时发现的最为古老的蚕茧,其科学价值重大。
治学严谨的年轻人后来多方求证,先后找寻了多家科研单位,最终在华盛顿史密森研究院科研仪器的帮助下认定这花生壳似的黑褐色物体确为蚕茧。
这半个蚕茧已经被切开,那有什么用途呢?
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社会的时候已经学会了利用蚕茧。起初,他们是把茧壳划开,取里面的蛹做食物,考古学家们认为这也是为什么蚕茧被切开的原因。后来,在恶劣环境中艰难生存的祖先们发现茧壳是一样不可多得的好东西,它不但比麻轻且韧,因此随着我们祖先智慧的积累,他们逐渐学会了养蚕抽丝,由此演进出影响深远、美名远扬的丝绸。而这对于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都是一次重大的进步,标志着人类生产力的飞速提升。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