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东南非洲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五站 索法拉省(Sofala)(8)
    第五站 索法拉省(sofala)(8)

    足足找了2个钟头,到上午10点时,我来到agostinho neto小学旁,突然看见相邻旁边有一座曾被市民称为“华人俱乐部”(clube de chines),而今已成为城市档案管理处(arquivo da cidade )的大楼,顶部高高地刻有“致公堂”三个汉字,二楼侧面的大门上还镶嵌有中国南方特色的木雕,我暗自庆贺:终于找到了!莫桑比克华侨在马普托和贝拉的状况可以合二为一,整体来写了。

    ★文中文                  莫桑比克华侨的历史和现状

    非洲国家莫桑比克最早被华人称为“莫三鼻给”,此名从斯瓦希里的发音msimbiji得来。首都马普托市在独立前被称为“洛伦索─马贵斯”(lourenco marques),早期也有华侨则称之为“罗连士麦”埠或“罗连斯─马克”。据莫桑比克国家图书馆馆藏英文资料记载,明成祖朱棣的太监郑和下西洋时,曾沿着莫桑比克海峡到达该国海岸索法拉地区(sofala),这有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的华人群体涉足于此。另据生活在莫桑比克的老侨民口述,莫桑比克的华侨历史已有220余年,但最早定居下来的华侨是谁?因何种原因或以何种方式抵达此地?现因缺乏详尽的史料而无从考证。真正具有文字实效的记录则要从19世纪最后的1/4时间提及,或者说约在1875年之后,第一批华人移民蹒跚地踏上这块非洲人的土地,开始他们异常辛酸的创业之路。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