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愤怒一个释放窗口
愤怒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堆积体内,会导致行为失去理智、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罹患一些疾病。因此,不论孩子为何事因何人生气,都需要让他们知道如何将愤怒、不满从心中释放出去。
暑假期间,我家楼上搬来了一户新邻居,是一对年轻的夫妇和一个小孩,孩子叫丁丁,今年5岁,挺文静的小男孩。据妈讲,丁丁一直住在农村,由乡下奶奶带着,是个讲道理、不霸道、在外面不惹是生非、从不和别人打架的乖孩子。
由于是新来的,小区里其他小朋友总是排挤他。这天下午,丁妈正在整理房间,丁丁怒气匆匆地跑回家,大声说:“妈妈,对面楼房那个家伙又欺负我!”丁丁强忍着眼泪,表情愤怒得有些扭曲。丁妈蹲下身,问道:“宝贝,跟妈妈说那家伙如何欺负你?”丁丁手舞足蹈地描述起来:“他每次看见我,总是做出怪兽张牙舞爪的样子吓唬我。不仅这样,他还指挥一群坏孩子喊我‘乡巴佬’,把一张写着‘乡巴佬’的纸条贴在我后背,大家都笑话我。”丁妈没有打断儿子,丁丁越说越生气,说到最后忍不住哇哇大哭起来。
听完孩子的抱怨,丁妈一句话没说,等丁丁哭够了,她拍着儿子的肩膀说:“宝贝,把气憋在心里,会生病的。咱们想个办法赶走它。”于是她拿出将纸和笔,对丁丁说:“不如我们把骂他的话都写在这纸上如何?”丁丁点点头,接过笔,很快就在上面画了一只乌龟,然后在下面歪歪斜斜地写下一行字:臭乌龟王八蛋!以后再叫我乡巴佬!我把你煮熟吃了!“煮”不会写,丁丁只好用拼音代替,一旁的妈妈看了忍不住笑出声来,她问:“还生气吗?”“不会啦!妈妈。”丁妈模仿丁丁的口气把纸条上的字念了一遍。丁丁听了,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妈妈问:“你希望这纸条给别人看吗?”丁丁摇摇头说:“不希望!”“那怎么处理?”“把它撕个粉碎,别人就看不见啦。”丁妈微笑地点点头。
第二天,丁妈带儿子在小区里玩,丁丁在专心玩沙子,妈妈则坐在离他30米左右的长凳上看报纸。一会儿,只见那个喜欢欺负人的男孩拿着手上的玩具枪朝丁丁头上使劲打去,丁丁抱着头拼命朝妈妈跑来。待妈妈跑过去时,那个小男孩已经吓跑了,妈妈走过去,想扶丁丁起来,他却嘟着嘴巴,用力地挣脱妈妈的手,一坐在地上,一言不发。
回家的路上,丁丁一直紧握拳头,嘴唇不住地抖动着,样子显得既愤怒又害怕。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想:丁丁天生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如果把愤怒吞进心里,这对他的健康极其不利。
回到家里,丁妈把孩子带进健身房,找出老公多年不用的沙包,清除灰尘后,对孩子说:“你把这沙包当成刚才用沙子攻击你的那个人,好好攻击他一下!”丁丁一听,来劲了,卷起袖口,挥舞起拳头,冲沙包就是狠狠一拳,随后手脚同时出击,边打边说:“看你还敢不敢欺负我!”
经过10分钟的发泄后,丁丁的怒气全消了,心情平静了下来。可丁妈想起儿子刚才愤怒的一幕,还是有些担心:孩子长期受欺负,不仅会使他的性格越来越懦弱,而且愤怒有可能导致他心理扭曲。其实,在挨打之后,有勇气伸出拳头回击是捍卫自己尊严的正确方式。
晚饭后,丁妈把丁丁拉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他打你后,如果你敢于挑战,敢于还击,那他肯定不敢再找你麻烦。他不过是个纸老虎。” “什么叫纸老虎啊?”“纸老虎就是看上去很厉害,但一打就破了的玩意儿。”“哈哈哈,真的吗?”丁丁好像看到那个纸老虎被打破后的样子,一下子笑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