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心灵本应是纯真、美好的,就像充满了幻想色彩的童话。然而随着生存环境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孩子如冰冰一样成为“蜡笔小新”似的小大人,这是儿童过早社会化的表现。儿童社会化需要一个过程,过早社会化对孩子有害而无利。过早社会化的孩子具有超强的社会适应力,小小年纪就懂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常常言不由衷,懂得见风使舵。过早社会化既压抑了孩子的创造天赋,又泯灭了孩子率真的个性,使孩子变得平庸入流,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其不利。
孩子被过早社会化,原因有许多,电视电影是罪魁祸首。大众传媒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先进的信息,充实孩子们精神食粮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成为儿童社会化健康发展的绊脚石。因为大众传媒所提供的内容良莠不齐,大多数不适合儿童的信息对于价值观念尚未成熟,缺乏判断能力的儿童来说,容易引导孩子们形成错误的观念,导致儿童行为的偏差。
父母也有一定的责任。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孩子缺乏与同龄儿童的交往的机会,他们整天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因此父母的语言和行为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喜欢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喜欢模仿电视剧里的经典台词,模仿大人的语行,父母如果平时不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孩子就很容易受到影响,有样学样。
孩子如一张白纸,一块碧玉,任凭大人描绘与雕琢。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要一路监控,更要做好表率。因此家长在孩子面前,要懂得过滤自己的语言,与孩子说话时,不使用任何不健康不文明的语言,即使家长遭遇挫折,也要将自己悲伤或消极的情绪隐藏,以积极健康的一面面对孩子,千万别把不良情绪通过语言或行动直接传染给孩子。不要让孩子过早成熟,过早失去这个年龄本该拥有的童真与浪漫。
父母还要懂得帮助孩子筛选电视节目。孩子缺乏是非辨别能力,自制力薄弱。因此,在孩子走向化的过程中,家长要帮助孩子选择适合孩子观看的电视节目。cctv有专门的少儿频道,里面很多的节目里都是为孩子定身量做的,适合孩子观看,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对开发孩子智力也有很大的帮助。看惯了节目的孩子,也许不喜欢儿童节目,开始家长要坚持陪伴,每天尽量腾出一个小时左右陪伴孩子观看少儿节目,让孩子感受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等到确定孩子喜欢上少儿节目,就可以逐渐放手让孩子独自观看。
父母还要注意多培养孩子阅读儿童读物的兴趣,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等,让孩子在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里找回那份丢失的天真。儿童读物可以选择那些带拼音的版本,即使遇到不认识的字,孩子也能够阅读。当孩子喜欢上阅读,她的注意力就会被书本吸引过去,也渐渐淡化对语言刻意模仿的兴趣。
多让孩子接触有趣的儿童游戏。不要关起门一味传授文化知识,要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接触同龄伙伴,多玩儿童游戏,让快乐在游戏中疯长。家长要抓住契机,创造机会让孩子多与同龄伙伴玩耍,家长也可以当回小孩陪孩子玩游戏。总之要让孩子在快乐中感受童年的无忧无虑与天真烂漫。
教育小贴士: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他们用童真、童趣描绘出最美的图案。但是,如果家长稍不注意,让孩子过早社会化,白纸就会被随便涂抹上肮脏的颜色,要想修改过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让孩子恢复自己的“本色”,按照自己的步伐成长,是每一个家长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给孩子一片纯净的天空,给孩子一些适合种植模仿的土壤,并长期保持着,孩子才能拥有一个健康而快乐的童年。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