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娇不惯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 第十章(7)
其实,曼曼的母亲是个没有工作又离了婚的女人,靠上门做钟点工供养上小学的曼曼,家境的困难,她从来对曼曼闭口不谈。曼曼要求买流行的“李宁”t恤衫,要求买价格不菲的参考书和英语磁带,要求和同学一起参加“海南四日游”,她都咬牙答应下来,宁可自己晚上不休息全天超负荷工作。为了满足曼曼的要求,她做出了很大牺牲。但是没想到,曼曼的胃口越来越大,渐渐的让妈妈觉得承受不起。
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喜欢为孩子买昂贵、高档、新奇的零食、衣服、玩具等,因为他们认为越贵的东西,质量和品质越好,这样才能让孩子吃好、穿好,玩好,并且,他们认为这是爱孩子的表现。
爱子乃是人之天性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适当增加孩子的消费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父母那数不清甚至叫孩子们无法承受的爱,无计划、盲目的消费实在让人担忧。父母们应该知道,孩子不同于机器,最需要的是关爱;亲情也不同于商品,不是投入的钱越多,得到的回报越大。培养孩子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而不止是金钱。
并且,从小就纵容孩子买“贵的”,而不是“对的”,还容易助长孩子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坏习气,导致他们形成贪图安逸享受、不思进取的懒惰习气,甚至导致他们形成挥霍浪费、互相攀比的恶习。这些问题都必须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
在一家百事用具专卖店里,身穿一身李宁运动衫、脚踏康威运动鞋的高一学生明明在为一个标价178元的百事书包跟妈妈进行着激烈的谈判:“你给买不给买?咱们可说好了,你要是不给买,我就不去上学!才178你都不肯出,我们同学三百多、六百多的书包都有,我这算什么呀?”“你爸爸不是刚给你买了一个吗?大小跟这个也差不多,质地也很像。多少钱的不都是一年换一个,买这么贵的多浪费呀?”妈妈说。明明斜了一眼妈妈,“我爸买的那个多土啊!我要是背着它走进教室还不让同学笑话死?你能背你背,反正我是不要……”妈妈拿看书包左看看右瞧瞧,怎么也看不出好来,可终究还是耐不住儿子的软泡硬磨,掏出自己的辛苦钱,买下了这个书包。明明还回了一句:“早掏钱不就结了,非磨蹭这么长时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