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娇不惯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 第十章(4)
父母还可以让孩子亲自去体验“贫穷”生活,帮助孩子了解生活的真貌。父母可以在周末让孩子负责家庭一周的超市购物任务,把一周内所需要的东西让孩子列一张清单出来,然后全家人到超市集体购物。孩子在列清单的过程中,既可以了解家庭生活的日常所需,又可以了解“柴米”的价格。
5 鼓励孩子在业余时间打工
有这样一位母亲,她的孩子上中学,很娇气。她认识到自己教育的失误,就想通过劳动教育孩子。她留心观察,发现楼下那个洗车铺子的老板是个忠厚人,就俏悄和老板商量:“我让我的儿子给你打工,他的工钱我结,但您得说是您付的。我为的是让他锻炼锻炼。”
老板愿意配合,回家她就和孩子商量。孩子听说能挣钱,挺高兴地答应了。每洗一辆汽车,老板给他3元钱。这孩子假期中挣了几十元钱,非常兴奋,而且母亲明显地感觉到,通过劳动,这孩子比原来懂事了,长大了。
今天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在家中的地位如日中天,大多数父母都视自己的孩子如同手心里的宝贝一般。正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宠爱,导致很多孩子缺乏吃苦耐劳、勤劳朴素的美德,也不能深切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另一方面,孩子也不懂得自己去创造财富,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很多儿童教育专家、教师和父母都一致认为,让孩子适量打工对他人生的成长是很有价值的,能培养他的责任感,学会如何与他人共事,也能为经济拮据的家庭挣些钱,同时更能培养他的自立能力。父母应该把打工的好处告诉孩子,这样孩子才会乐于去打工挣钱。
一位妈妈向人谈过这样一件事:
她刚上小学的儿子很想参加一个小记者班,她就为儿子交了学费。某一天,小记者班将要到户外进行采访拍摄活动,儿子兴致勃勃地向妈妈要活动费,可是这位妈妈却很郑重地告诉她的儿子:“要去参加活动,费用自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