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娇不惯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 第二章(7)
后来几乎每次青青帮做家务,妈妈都要“大惊小怪”一番。时间长了,青青便觉得帮妈妈做家务是额外的事情,做与不做取决于自己的心情,于是家务就做得越来越少了,最后几乎什么也不做了。
今天,许多当家长的只要孩子不逃学,不进网吧,不沉迷于电视,心里就会有莫大的宽慰,如若孩子能帮他们下楼去买一包盐,就会高兴几天。也许现在孩子少了,没有表现的竞争压力,也许家庭的事情不多,父母早已包办代替,因此,孩子偶有为数不多的好表现,家长就大惊小怪,就超乎寻常地表扬,加上周围大人的奖励,历经多次,孩子的好表现会越来越少,过后,可能要作秀、要作弊了。
就拿做家务来说,做家务本来就是家里每个成员应尽的义务,孩子帮忙做家务有时是出于新鲜和好奇,家长表扬一番也未尝不可,这样也会有助于调动孩子做家务的积极性。可是,每次家长都对孩子应有的好表现大惊小怪,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做家务只是为了帮助爸爸妈妈,做了会受到表扬,不做也无所谓,当新鲜感过去后,便什么也不做了。
亮亮才1岁就学会走路。小孩子天性好动,刚刚学会走路的他便试着去爬楼房后面的楼梯,不料妈看到了,一把抱起他,大声喊道:“乖乖,太危险了,怎么可以爬楼梯呢?”亮亮吓得哭了起来,从此再也不敢爬楼梯了。
自此以后每逢亮亮摔跤,伤病等,妈都会大惊小怪,并告诫亮亮以后不要做这做那,不要老是让妈妈操心。从此小亮亮在生活中谨小慎微,生怕给妈妈惹麻烦。
上小学时,亮亮和小伙伴一起去玩,小伙伴们都爬树摘柿子吃,亮亮却怎么也不敢爬,小伙伴们都骂他是胆小鬼,亮亮哭着跑回了家。妈非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说是别的孩子不懂事,并跑去找其他家长理论。
其实,父母要想让孩子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就不要娇惯孩子,孩子随着年龄的增大,也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能力,比如说做家务,帮助家长买东西,把东西让给爷爷奶奶等,这些都是一个孩子应有的好表现,父母一味地大惊小怪,孩子会以为自己做了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