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升华人生(2)
把眼光放长远一些
一个人要想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关键是要做到不能患得患失于小益小利,要善于分清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为了更大更长远的利益舍弃眼前的利益。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和物欲横流的社会,懂得放弃的人用乐观、豁达的心态去对待没有得到的东西,他们每天都有快乐和愉悦的心情伴随左右。而不懂得放弃的人,只会焦头烂额地乱冲,他们不仅最终未能达到目标,而且每天都陷于得失的苦恼之中。
史学家范晔说:“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不知与之为取。”此言正是对这种得失观的一语道破。得与失的互为转化之效果,有时也并不是马上就可以见到的,但懂得其中奥妙的人,会掌握取舍的主动权,让它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是一个以养士出名的相国。由于他待人十分真诚,感动了一个具真才实学而十分落魄的士人,名叫冯谖。冯谖在受到孟尝君的礼遇后,决心为他效力。
一次孟尝君要叫人为他到其封地薛邑讨债,问谁肯去,冯谖说我愿去,但不知用催讨回来的钱,需要买什么东西?孟尝君说就买点我们家没有的东西吧!冯谖领命而去。到了薛邑后,他见到老百姓的生活十分的穷困,听说孟尝君的讨债使者来了,均愤愤有怨言。于是,他召集了邑中居民,对大家说:“孟尝君知道大家生活困难,这次特意派我来告诉大家,以前的欠债一律作废,利息也不用偿还了,孟尝君叫我把债券也带来了,今天当着大伙的面,我把它烧毁,从今以后,再不催还。”说着,冯谖果真点起一把火,把债券都烧了。薛邑的百姓没有料到孟尝君是如此仁义,个个感激涕零。冯谖回来后,孟尝君问他讨的利钱呢?冯谖回答说:“不但利钱没讨回,借债的债券也烧了。”孟尝君大不高兴,却听冯谖对他说:“您不是要叫我买家中没有的东西回来吗,我已经给您买回来了,这就是‘义’。焚券市义,这对您收归民心是大有好处的啊!”
果然,数年后,孟尝净人谮谗,齐相不保,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薛邑。薛邑的百姓听说恩公孟尝君回来了,全城出动,夹道欢迎,表示坚决拥护他,跟着他走。孟尝君至为感动,这时才体会到冯谖的“市义”苦心。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