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宽待人,以“度”容“士”
每个人都有其可取的一面,尽管他可能不是个尽善尽美的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还应放开胸怀,接纳他们。
康熙二十年,康熙以“海氛一日不清,民生一日不宁”,“台湾不平,则沿海兵民弗获休息”为由,又一次力排众议,决定进军台湾。
七月,康熙起用原属台湾郑芝龙降将、留于身旁13年的汉人大臣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用台湾降将收复台湾,康熙就不怕施琅三心二意吗?康熙可不糊涂。
施琅赴任前,康熙特在内廷召见,又于瀛台赐宴,殷切嘱咐了一番,希望他不要辜负自己的希望,一定要把台湾收复。
第二年,因指挥意见分歧,施琅首次进军受挫。康熙毫不犹豫,当机立断,特别恩准施琅“独立肩任,直入海岛”的请求,将指挥权完全交给了他,显示了宽广的胸襟。
施琅不负康熙所望,经过一年的准备,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四日,率战舰300余艘直驶澎湖。
二十二日,两军决战。清军水师焚毁击沉敌舰200余艘,击毙将军以下军官300余员,歼灭敌军12000余人,一举攻占了澎湖列岛。郑军主力尽失,无力再战,被迫请降。施琅不负康熙所望,一举攻下台湾。
施琅的启用,体现了康熙宽广的胸怀,更显示出康熙在行事上的绝妙手段。他虽然采取武力手段进攻台湾,但是却从正义的角度出发,将攻打台湾的战争定义为正义的收复失地之战,而且还派了台湾降将施琅为主帅,增添了舆论的正面导向。
虽然打仗,众人却说不出什么怨言。而最终,施琅也算劳苦功高,功成名就,不知要怎样谢康熙信任之恩呢。所以说,做人要以宽容豁达为本,在充分了解他人的基础上,不惜把重任交给众人都不看好的人去做。这样,既用人所长,又显示了豁达胸襟,别人也必将谢恩报答。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