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隐而不露 圆融通达(7)
真聪明的人会在“不露”与“露”之间适时出手,从而给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在商场上,如你遭到对方新产品上市攻击时,如果对方较强,问题不能正面解决时,可以先退一步,避敌锋芒,再寻求解决之法,最终击败你的对手。一家经营妥当并且业务量直线上升的企业,在面临无法预知的未来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以退为进,避敌锋芒,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再厚积薄发,转守为攻。如果整个市场形势不景气,对未来也没有很好的预见,就要紧密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注意稳扎稳打,暂且收敛激进的锐气。
假如你是个弱者,想与强者对抗,在挑起竞争前,第一步要考虑的是你的退路。要记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退求生。
如果你是一个不善于隐藏自己的人,干脆亮出自己的底细,使对方由于放心而解除对你的警戒心理,那么你就可以借着这个机会,窥探出你想知道的内幕情形。
台湾广告界有位能手d先生,使得与他初次见面的人对他口服心服的诀窍,就在于他对任何人都能坦诚相向,使得每一个和他谈过话的人,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于是谈起话来也就推心置腹,不加隐瞒了。
碰到气愤填膺、前来质询的访客时,d先生往往先发制人,先将自己种种不顺利的情形告诉对方,使得来人逐渐消除敌意而产生同情的心理。听说,他利用这种方法把冤家变成朋友的例子,还为数不少呢!
吃吃眼前亏又何妨
中国人历来提倡“以忍为上”,“吃亏是福”,这是一种玄妙的处世哲学。常言道:牛不低头饮不着水。须悟一悟牛低头饮水的道理。
张良是一位善于“低头”而成大事的人。
张良原本是一个落魄贵族,后来作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运筹帷幄之中,辅佐高祖平定天下,因功高被封为留侯,与萧何、韩信一起共为汉初“三杰”。
张良年少时因谋刺秦始皇未遂,被迫流落到下邳。一日,他到沂水桥上散步,遇一穿着短袍的老翁。老翁故意把鞋摔到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愕然,不禁拔拳想要打他。但碍于长者之故,不忍心下手,只好违心地下去取鞋。老人又命其给穿上。心怀大志的张良对此带有侮辱性的举动,居然强忍不满,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呆视良久。没想到老人又折返回来,赞叹说:“孺子可教也!”遂约其五天后凌晨在此再次相会。张良迷惑不解,但仍然跪地应诺。
五天后,鸡鸣之时,张良便急匆匆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已先到,并斥责他:“为什么迟到,再过五天早点儿来。”第三次,张良半夜就去桥上等候。他的真诚和隐忍博得了老人的赞赏,老人这才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十年后天下大乱,你用此书兴邦立国,十三年后再来见我,我是济北毂城山下的黄石公。”说罢飘然而去。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